灵璧历史悠久。灵璧始建于宋元祐元年(1086年),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县,“山川灵秀,有石如璧”,故名 “灵璧”。这里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一奇一美一神,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灵璧石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灵璧是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旅游文化典范基地”“中国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县”等称号,荣膺第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入选“大中华区最具魅力特色旅游目的地”名单。
灵璧区位优越。104、343国道,201、301、303省道贯穿境内,距京沪高铁20公里、观音机场60公里,新汴河横贯东西,距离连云港、南京港两大港口200公里,可以便捷地通江达海;京台高速、徐明高速纵贯南北,泗许高速、宿淮铁路贯通东西,自古就有苏鲁豫皖四省通衢之称。
灵璧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百强县,安徽省用材林基地、黄牛生产基地、瘦肉型猪基地、禽蛋生产基地,全省畜牧十强县。矿产资源遍布全境,皖螺矿、墨玉矿、石灰石矿储量丰富。劳动力资源富裕,在外务工人数达40余万,是首批“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
灵璧砥砺奋进。灵璧结合县情,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135”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面推进制造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型城镇化、民生工程和政务服务水平“五大提升行动”,纵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灵璧。成功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灵璧特色鲜明。坚持整合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大力实施“6+2”文旅品牌打造,高标准规划建设奇石文化园、虞姬文化园、钟馗文化园、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现代农业博览园等六个国家4A级、5A级景区。2016年11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和辐射力显著提升。
灵璧环境优美。围绕“改造老城、建设新城、水润灵城”,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3平方公里滨河新区,加快滨河绿色走廊建设,开启跨河发展新时代。大力开展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透明度指数位列《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7)》县级政府第9名。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和徽商最佳投资区域。
突出投资消费联动,加快激发经济发展动能。坚持以招商引资培育增量,以招才引智积蓄能量,以项目建设壮大总量,以提振消费激活变量,下大力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奋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精准发力抓招引。高举高打招商引资,聚焦重点产业链,动态梳理链主企业、目标企业、落地载体三张清单。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科学制定灵璧县招商引资若干政策。用好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健全会商评估、履约监督、落地服务机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力争招引签约项目50个、协议引资同比增长20%以上。真心实策招才引智,完善人才“引、培、用、留”机制,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个、高层次人才10名、紧缺型人才50名。
全力以赴上项目。紧盯上级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突出“两重”“两新”关键领域,有效衔接“十五五”规划,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地方专项债等资金10亿元以上。强化储备项目动态管理,重点项目库投资总额动态保持在100亿元以上。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继续坚持要素保障双周会商制度,压实领导包保联系项目责任,实施省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0个。
千方百计促消费。积极落实各类促消费政策,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激活住宿餐饮、汽车家电等消费热点。持续提升消费供给,推动翔茂综合体、龙山创鑫广场建成运营;推进老机械厂改造成特色美食文化街区,打造新的网红打卡点。大力发展电商,支持“村播”经济,加快“产业、农产品供应链、网红农产品”三大直播基地建设,年内网络交易额突破35亿元。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儿童经济,满足“一老一小”多样化消费需求。
唯实惟先优环境。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政策,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灵听璧应”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健全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完善“局长走流程”等创新做法,推深做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大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力度。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完善企业纾困帮扶机制,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摘引 2025年灵璧县政府工作报告
主办:灵璧县人民政府 承办:灵璧县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灵璧县钟灵大道灵璧县人民政府 运维电话:0557-6022583
皖ICP备05004974号
网站标识码:3413230018
访问人次:
皖公网安备 341323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