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北平原的游集镇九集村,37公里供电网络如同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每家每户。国网灵璧县供电公司游集中心供电所职工李邦好驻村一年间,以电力人的专业匠心与基层干部的为民情怀,为这个百年古村注入发展动能,让"驻村干部"四字在村民心中化作温暖而坚实的依靠。
电网改造"破冰者":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初到九集村时,李邦好背着工具包走遍全村,用32天摸清87处电网隐患。面对村民"凑合用"的观念,他创新推出"沉浸式体验课":组织观摩邻村智能电网、开展安全用电竞赛,自费更换200余只节能灯。"以前半夜总停电,现在电压稳得就像台灯。"村民王婆婆望着新装的变压器感慨道。通过实施网格化改造,12个台区升级完成,线路老化率下降90%,年省电费超12万元。夜幕下的光伏路灯映亮文化广场,见证着村庄的蜕变。
治理创新"多面手":架起党群连心桥
"李师傅的办公室就在田间地头。"村支书王彩萍介绍。李邦好将手机号设为24小时服务热线,微信步数常年居全村榜首。在卫东变蛋食品厂,他优化用电时段并加装储能设备,帮助企业年省电费12万元。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难题,他将废弃配电房改造成"光明书屋",组织电力职工开展"周末课堂",默默资助3名贫困学子。"看到孩子们的眼睛,比什么都值。"李邦好抚摸着书屋墙上的奖状如是说。
产业振兴"催化剂":电力建设赋能新业态
李邦好主导的"智慧农业"项目令人瞩目:智能温控大棚精准调控香菇生长环境,助力"九集香菇"通过有机认证,身价翻番;电磁杀青机提升茶叶品质;电商直播基地内,"香菇西施"张大姐的抖音账号粉丝突破5万,带动年销售超300万元;由农网改造结余资金打造的"乡村创客驿站",吸引青年研发植保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等创新产品。"李师傅教会我们,电力不仅是能源,更是发展的翅膀。"创业者小陈感慨道。
初心如磐践使命
如今的九集村,光伏板在屋顶阵列成行,新能源充电桩点缀村道,数字大屏实时监测着农业产业园的用电数据。李邦好仍保持着每日巡线习惯,晨露未晞时丈量线路,暮色四合时走访农户。在他那本被翻烂的笔记本扉页,工整地写着:“乡村振兴不是点亮一盏灯,而是要让每颗星星都发光。”当问及未来规划时,他指着远方光伏连片农田坚定地说:"我们要做的是打通电力‘最后一公里’,更要架起连接城乡的‘金色桥梁’。"(通讯员 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