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 创建资料

夏季防腹泻 按揉这三穴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7-17 16:58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夏季湿热盛行,尤其长夏(夏至至处暑)湿气最重,易伤脾阳,导致泄泻、水肿。贪凉或饮食不洁也会引发腹泻。按揉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穴可健脾利湿、调肠止泻,有效预防腹泻。

天枢

天枢,足阳明胃经腧穴,在上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本穴位居人身之中,通于中焦,有斡旋上下,职司升降之功,是中焦和下焦气化出入的枢纽,具有调理肠腑、升降气机的功效。天枢为胃经募穴,位置临近泄泻病变的大肠部位,偏于治疗大肠的急性实证,故按揉天枢穴,可通调大肠,止腹泻腹痛。若因寒凉引起的腹泻,可在天枢穴上进行艾灸,增强温通调补止泻的作用。

大肠俞

大肠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本穴为大肠之气转输之处,主治大肠疾患,具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功效。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背俞穴可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故按揉大肠俞可疏导肠道气机,同时与上述天枢穴相配为俞募配穴法,能增强调补胃肠气机的功效,对急、慢性腹泻皆能有效调理,可谓标本兼治。同理,若因虚寒所致腹泻,可加艾灸。

上巨虚

上巨虚,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本穴为大肠下合穴,具有理气通腑、调和脾胃的功效。大肠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上巨虚为大肠之气下合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有很好的通降肠腑之气的作用,故按揉上巨虚,对腹泻、腹痛等胃肠疾患有很好的效果。

夏季预防腹泻,在按揉穴位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同时,也要做到避免喝生水,注意食品卫生,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及时冷藏,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少食生冷、海鲜食物;饮食有节,杜绝暴饮暴食;外出旅行,做好手卫生,如果腹泻严重,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