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乡村振兴 > 政策文件

灵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乡村振兴篇(节选)

文章来源:灵璧县乡村振兴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2-02-25 10:12 责任编辑:乡村振兴局政务公开
字体大小:【    】

第六章 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


坚决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以农业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力争到 2025 年,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120 家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 70%以上,加工产值突破 200 亿元。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种植业“1234 骨干工程”,构建县镇村户四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成立 1 个县级和20 个镇级农业公司,支持 300 个村集体合作社 4000 名新型 职业农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鲜食玉米、高蛋白大豆等高效规模农业。实施养殖业 4 大提升工程,围绕猪、牛、羊和家禽等 4 大传统产业,建立 70 个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提升扩容定点屠宰加工能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积极开发和推广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努力提高农机化水平。建设一批集收储、烘干、加工、配送、销售等于一体的粮食服务中心,提高粮食产后服务能力。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围绕灵璧果蔬、畜牧、林木、中药材等农业资源,培育有市场需求、产业链条长、产业互补性强、产品品质高的产业体系。按照农业产业特色集聚思路,继续扎实推进构建“4 基地、4 示范区、8 园”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好经开区食品产业园、下楼蔬菜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园。支持大庙、渔沟、朝阳突出发展果蔬,尹集突出发展林果,杨疃、向阳、朱集突出发展食用菌,借助南陵县食用菌技术研发、社会化服务、加工贸易和产品销售平台,提升灵璧县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以蔬菜专业村和标准园创建为抓手,继续推进沟南蒿苔、黄岗草莓、纸房黄瓜等十大蔬菜基地建设,加大对灵南花生、高楼辣根、下楼水稻、朝阳水果、灵城蓝莓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强力推动灵璧三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灵城、杨疃、禅堂、韦集、冯庙、虞姬、开发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亮点工程建设。同时鼓励有条件乡村或者家庭单位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庭院经济。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科技农业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融合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对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积极构建“首席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实行专家包镇、技术指导员包户制度,加强项目监督与评价。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启动农业节肥、节药、节水行动计划。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推广有机肥、配方肥尤其是缓释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力争综合利用率稳定在 92%以上。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户)的粪污治理,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生态农业。力争到 2025 年,建设畜禽养殖废存物集中处理服务网点 5 个,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沼气建设和运营,积极推广“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农作物种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打造一批绿色能源小区(村居),协调推进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环保产业等一体化发展,力争到 2025 年建成 3 个大中型沼气工程。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开发区食品产业园,推动农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高粮油、畜禽、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农产品加工各环节和产品功能做大做强。立足灵璧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延伸开发旅游农业基地、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创新、农村服务模式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灵璧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优势,支持有条件经营主体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展销中心,完善农业电商产供销链条。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农业观光带,加强乡村民宿、康养基地、主题创意农园建设,打造灵璧休闲农旅新文化。推进“农业+服务业”融合,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的农业经营性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功能齐全、经济实力较强、运行管理规范、具有自主服务品牌的农业专业化服务企业。以土地托管为重点,提升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提升灵璧农业品牌影响力。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重点突出、梯次推进”的思路,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与合作,共享共建企业品牌,实现品牌价值延伸。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形成完整标准体系。充分挖掘地方传统特色产品,分类别、分品种开发系列品牌产品,推动同类品牌向强势品牌集聚。做大做强沟南蒿苔、纸房黄瓜、马庄辣椒等品牌影响力,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争创驰名商标,培育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同类品牌向强势品牌集聚,利用快手、抖音、直播等新形式,坚持短期集中与长期重点展示相结合,拓宽品牌认知渠道,提高农产品及企业品牌知名度。充分发挥灵璧电子商务资源优势,探索与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交流合作,打造灵璧县农产品旗舰店、形象店、特色馆。

专栏 10:提升农业现代化项目

灵璧县农业科技创新示范项目、朝阳镇千年古镇镇区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第二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开村庄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

优化乡村规划布局。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划定。坚持“镇当县建”,按照中心镇 100 万平方米、一般镇50 万平方米开发标准,以功能性项目配套和集中安置为主、兼顾商品房开发,吸引百姓进镇入住,助力乡镇发展。稳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注重保护村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

统筹土地综合开发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护耕地,注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注重节约集约用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情况,按照产业结构合理、节约集约、因地制宜的原则, 合理确定集中建设区规模,有序编制集中建设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规范全县土地综合性开发建设活动。

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以农村厕所、垃圾、污水 “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农作物秸秆和畜禽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农村人民环境整治。重点加快农田防护林建设,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造林 1 万亩,道路、河渠绿化率达到 95%以上,宜林荒山绿化率达到 100%,农田林网建网率达到 85%以上,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创建活动,打造宜居宜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高标准建设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道路、绿化、美化、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高标准谋划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结合乡村优势产业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发挥王沈村、沟涯村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作用,加快菠林村、卓庄村、马庄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村一品”,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持续推进全县 9 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加大乡村后期管理维护,提高村民自发维护意识。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创建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为契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 理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健全乡村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乡村安全风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常态整治农村不良习俗,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乡村社会治理注入更多有生力量。

专栏 11:灵璧县土地征收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区

灵璧经济开发区、县城中心城区、汴南新区、下楼工业园、下楼镇镇区集中建设区、朝阳镇镇区集中建设区、游集镇镇区集中建设区、尹集镇镇区集中建设区、杨疃镇镇区集中建设区、娄庄镇镇区集中建设区、黄湾镇镇区集中建设区、韦集镇镇区集中建设区、渔沟镇镇区集中建设区、高楼镇镇区集中建设区、冯庙镇镇区集中建设区、浍沟镇镇区集中建设区、朱集乡镇区集中建设区、虞姬乡镇区集中建设区、向阳乡镇区集中建设区、禅堂乡镇区集中建设区、大路乡镇区集中建设区、大庙乡镇区集中建设区等。

第三节 深化农村改革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家庭农场,扶持和培育种养大户,形成一批“农业公司+合作社+生产基地+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主要形式的产加销一体化联合体。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依托“百千万”工程,结合产权制度改革量化股权,为村集体经济开辟稳定收入来源。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进行招商引资,促进村民就业增收。全面落实《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有序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权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规范。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引导党员逐户宣传动员、收集意愿,发动群众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第四节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增强脱贫户自我造血能力,提高老弱病残户特殊群体保障能力,确保群众享有稳定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和监督,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杜绝产生新的贫困。完善社会兜底机制,实行定期核查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基地、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盘活利用脱贫攻坚沉淀资金、项目,完善产业带贫机制,让脱贫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走向富裕。接续推进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有效衔接,改善人居和生态宜居有效衔接,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有效衔接,夯实基础和治理有效衔接,稳定脱贫和生活富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