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乡村振兴 > 乡镇动态

娄庄镇余双干:养猪闯出致富路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08-24 16:35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作为农业大镇的灵璧县娄庄镇各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养殖业成为娄庄镇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坐落在娄庄镇蒋圩村的双干养猪家庭农场是一家集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于一体的养殖企业,获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被纳入了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负责人余双干由一名“门外汉”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专家,创业之路充满艰辛,最终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勤劳苦干闯出一条致富路,成为当地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人。

余双干的养猪历史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创业初期受限于启动资金紧张、养猪经验缺乏、养殖技术不成熟,加上猪场建设较早,设施简陋,猪场疾病时有发生,损失惨重,最艰难的时候,银行贷款欠了几十万元,生猪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凭着坚强的信念,在镇兽医站指导下,不断摸索、学习技术、积累经验,改变传统养殖模式,走科学养殖之路,发展到如今占地总面积25亩,有标准化猪舍8000余平方米,常年存栏优质二元母猪300头、育肥猪3000余头,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肉猪6000头,总产值逾1200余万元。

他先后外出考察了各大养猪场,学习别人的养殖经验,积极参加各种养殖技术培训,只为把猪养好。2018年,旧猪场因离北沱河较近,环保原因需要征迁,余双干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原有旧圈舍进行拆除,异地重建新猪场。新场采用智能化设备,导入智能供料系统,自动下水下料;同时建立智能环控系统,确保常年猪舍内部的恒温控制,满足猪只最佳生产环境需求;在饲养管理方面加强防疫、消毒,减少了疾病发生;同时按照养殖企业“三废”处理标准,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干湿分离机等环保设备进行粪污集中处理,确保环保达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效能,确保了养殖场可持续发展。

2019年初,因种种原因,双干猪场损失惨重,是进还是退?成了摆在余双干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巨大的压力下,经过仔细评估分析后,凭着对养猪的热情和对自己技术的自信,双干毅然决定再次投资,自己猪场首先引进100头母猪,又和朋友共同投资娄庄镇范山养猪场,引进母猪500头.苍天不负有心人,随后猪价暴涨,销量猛增,仔猪销往温氏、正邦、新希望等集团猪场。这次养殖的成功为今后养猪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猪肉是人们的刚需食物,具有稳定的市场,国家非常重视猪肉稳定供应,出台了一些支持养猪的政策,加上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帮助协调土地建设猪场,争取扶贫资金、贴息贷款,镇畜牧畜医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帮助办理各类保险补贴,如果没有这些好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哪有今天的发展规模。”余双干谈起这些年养猪的坎坷和收获时,感慨地说道。

富而思进,致富思源。通过养猪富起来的余双干没有忘记家乡和父老乡亲。建厂以来,他辐射带动辖区3家养猪企业(其中两家参股),20余家养殖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低价提供猪苗、饲料,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两家参股企业中,一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一家被评为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促进了当地养殖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人。

近年来,养殖场还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8个,使用扶贫资金向贫困户分红8.5万元,带动村民脱贫增收;连续多年在春节期间开展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提供猪肉等慰问品达1.5万元;2020年以来共向社会扶贫、抗疫等捐款数万元,用行动回报社会,践行责任担当。(娄现桃 赵西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