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乡村振兴 > 乡镇动态

安徽灵璧:多措并举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凤凰网安徽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07-03 16:04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灵璧灵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把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乡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灵城镇将辖区内9个行政村全部作为试点村,实现信用村建设工作全覆盖。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班子成员牵头调度推进,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结合镇实际,制定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业务培训会和工作专班会议,强化业务指导,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建立评议、审议、监督小组,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锚定时间节点,坚持“两委”干部、网格员分组入户、金融指导员等力量广泛参与,推动数据采集、乡风文明评议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在信用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栏、村组微信群、村级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建引领信用村相关政策,悬挂横幅50条,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覆盖2万余人次,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把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相关政策常识纳入日常学习,结合每月“主题党日”引导党员主动参与,形成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全面提升群众对信用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结合“走防促惠”工作,走访人上门入户普及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政策知识,通过举实例、讲实效、说实惠,营造“人人讲信用,户户争“AAA”的氛围。同时,利用党员大会、冬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种形式载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矩阵,让村民多方位了解认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信息采集,夯实数据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调动村组干部、党员、小组长采集信息,坚持做到信息采集“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一是精准高效采集信息。加强对村级管理员、采集员的业务培训,对信用村采集APP操作做进行详细讲解,确保能够熟练操作,累计培训20余次,培训200余人次。对各村户籍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信息统计台账,细化目标任务,包保到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录入,通过对在家农户上门走访,对外出农户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采集,确保农户知情确认,保证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二是做实乡风文明评议。印发了《灵城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乡风文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将原本难以量化的道德品质评价项目进行指标化拆解,设置乡风文明评议正面清单、负面清单以及“一票否决”清单,从孝敬老人、家庭教育等八个方面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评分。公开评议流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基本原则,以村民组为单位,评议小组对村民日常表现进行评分并向村民本人反馈,由村审议小组对评分情况进行审核并公示。将评议结果录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建立信用信息档案。

强化结果运用,推进信用惠民。灵城镇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信用村各类场景运用,切实增强广大信用户获得感、荣誉感和体验感。一是强化积分运用机制。把“信用积分”作为深入推进党建信用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积极性,引导村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乡风文明建设,将群众参与的矛盾摸排、纠纷调解、志愿服务等工作纳入积分管理,开办信用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兑换商品,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守信受益,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意识,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二是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与建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建设金融服务点,实行金融服务优先、贷款利率优惠、授信额度提升等差异化信贷政策。针对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及时办理贷款业务,解决资金需求,真正打通金融服务农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将信用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目前已为信用户贷款200余万元。(文/周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