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疃镇:乡村振兴有“蜜”诀 农民增收见“薯”光
文章来源:灵璧县杨疃镇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06-26 09:02
责任编辑:杨疃镇
近日,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蜜薯育苗基地,一垄垄嫩绿的蜜薯苗长势良好,绿意盎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正在剪苗、打捆、装车,蜜薯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2023年育的是西瓜红蜜薯苗,这个品种的蜜薯苗成活率高、产量高、病虫害少,育种前的蜜薯已做脱毒处理,所育的苗无病菌、更健康,很受市场欢迎。”合作社负责人王友祥高兴地说,2023年合作社育了100多亩西瓜红蜜薯苗,由于底肥足、栽种早、雨水调和、管理得当,秧苗长势喜人,为种植麦茬蜜薯的农户提供了充足的蜜薯秧苗。前几天下了大雨,现在墒情很好,种植户都在催货呢,30多个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剪苗。这一茬每亩能剪15000颗蜜薯苗,每颗苗按0.1元计算,每亩苗可卖1500元。
“这个季节,雨水和光照充足,秧苗长得快,如果不剪就会影响根块的生长,通过剪苗还能达到控旺的目的。”王友祥说,七八月,还要分别再剪一茬秧苗呢。看到笔者的不解,王友祥连忙说:“下一茬的秧苗主要是供应给广东的,那个时间,南方地区正该栽蜜薯呢,已经签订了供应合同,一亩地还能卖1000多元的秧苗。”据薯农说,这里的春季蜜薯每年的9月中旬就能上市,每亩蜜薯至少能卖4000元。合计起来,每亩蜜薯就能收入7000元左右。采用“合作社+基地+秧苗+蜜薯+订单”的生产模式,稳定农民收入,坚定了薯农的种植信心。
“蜜薯根块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吃法多种多样,已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养生和美食的佳品。”王友祥如数家珍地谈论着蜜薯。“由于蜜薯易成活、管理简单、风险小,目前,杨疃镇很多村把种植眼光瞄向了蜜薯的种植。蜜薯秧苗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同时,秧苗培育和栽培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让他们不出家门就有钱挣。”杨疃镇农经站站长孙争介绍。在镇村的支持下,黑姑娘合作社不仅把蜜薯育苗做成了大产业,还引领周边村民到基地就业、种植、管理蜜薯,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的共富路。
“村里将进一步帮助蜜薯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扩大蜜薯的种植面积,同时在技术培训、办理贷款和提供务工人员等方面加大支持,最大程度地提高蜜薯种植效益,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杨集村党总支书记程壮壮说。
“儿子和媳妇全出去打工了,我不能干重活,就把家里的10多亩地流转给合作社了。平时我就在合作社除除草、剪剪苗、松松土,每天还能拿到70元的工资。自己挣钱自己花,不向子女伸手,心里舒坦。近几天,客户要得急,老板按剪苗的棵数发钱,我一天还能挣100多元的工钱呢。”68岁的村民李大强满意地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据杨疃镇党委书记孙建介绍,由于蜜薯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发展蜜薯种植深受农户欢迎。该镇的蜜薯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方共赢模式,打造蜜薯加工基地,逐步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小蜜薯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