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乡村振兴 > 乡镇动态

灵璧县:水面平静如镜 水下千军万马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浏览量:发表时间:2022-09-14 15:24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晨阳上,热风起,工人迎着朝阳,围塘投料,微风过后,水面平静如镜,而每口甲鱼塘里均蛰伏着4000只甲鱼,大的体重在2斤左右。饿了一夜的甲鱼,有的伏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有的游到食盘寻找着“早餐”。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金丰甲鱼养殖基地几乎每天都会迎来参观者,除了探研甲鱼的养殖秘笈,更多的人期望着与甲鱼有“亲密接触”。

“这批甲鱼已在温室大棚中养殖了10个月,在温室内的这段时间,是甲鱼迅速生长时期,每年6月初把它们从温室大棚中移出到外塘‘野化’5个月,到了国庆节前后,就可以上市了。”基地负责人李新亚介绍,经过野化了的甲鱼,无论是口味还是营养价值,都达到野生甲鱼的标准,这时的甲鱼每斤批发价60元,而没有经过野化的甲鱼,每斤只有16元左右。尽管野化后的甲鱼价格比较高,但仍供不应求。

“出了水的甲鱼,看上去很温顺,但在水中却是非常凶猛的,它们在水中为了抢‘地盘’或抢食物会‘拼死’地攻击对方,塘中经常会漂浮上来受伤严重的甲鱼,有的会掉几条腿。所以甲鱼的养殖密度是有讲究的。”李新亚指着眼前的甲鱼塘说,密度大了,甲鱼会有损伤,密度太低了,也会影响产量,所以要科学放养。

养殖甲鱼前的李新亚曾经干过不少营生,搞过小城镇开发,养过黄牛,种过大棚蔬菜,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又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2019年,李新亚在不经意间接触到了养殖甲鱼。他拿出家里全部的积蓄100万元,又贷了100万元,建了4个大棚养殖甲鱼,同时建造室外野生塘。经过辛勤的劳作,当年就获利近200万元。

李新亚不但自己挣到钱了,还带动了周边其他养殖户共同探索甲鱼养殖的新路子。2020年,李新亚通过“养殖农场+脱困户”的运营模式”,吸纳十几户养殖户,成立了灵璧县金丰家庭养殖农场。农场与脱贫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户的小额信贷入股农场,吸纳富余的劳动力在农场干活,工人每月能拿到可观的工资,年底还有股金利润的分红。同时,还带领既有养甲鱼技术,经济条件也较好的群众大力发展甲鱼养殖业,走产业发展道路。期间农场免费技术指导,包销售。

谈到李新亚给予的帮助,村民李亚清满怀感激:“我最初养甲鱼,一无技术,二无资金,是李新亚帮我解决了许多困难,带我顺利地走上了养甲鱼这条致富路。平日里,他总是隔三差五地到我的大棚里指导,什么时候该换水、怎么调节水的温度、观察甲鱼生病的迹象……他都不厌其烦地指导我。2021年我成功地出售了第一棚甲鱼,不但收获利润5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技术,当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啦!今年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我要横下心来跟着老李干!”

“我能有今天,全靠党的好政策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镇、村争取产业项目帮我修了养殖场的水泥路;养殖场用电量大、功率高,供电部门主动帮我解决了。2020年我把养殖规模扩大到110亩地,建成20个大棚,镇里知道我养殖资金短缺,主动帮我申请产业资金80万元,银行主动上门帮我贷了300万元,县农业农村局的专业技术人员还经常无偿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相关信息,解决技术难题。现在我挣到钱了,还带动十几户一起养殖,农场解决了近50个脱贫户务工,帮助他们走出了贫困,每年还为村里增加集体积累8.4万元。现在看到村民和村集体都有钱了,我很欣慰。养甲鱼这条路,我们走对了!”李新亚说。

谈到发展规划,李新亚信心满满地说:“趁着现在甲鱼行情好,我还想再租200亩地,再建30个大棚和几口外塘,带动更多的农户养殖甲鱼,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养甲鱼产业,争取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王庆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