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捕鱼”是灵璧县浍沟镇延续近500年的打渔习俗。近几年来,每年“五一”期间,浍沟镇都举办“印象浍塘沟•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让这一古老民俗,在乡村文旅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不断焕发青春。今年受疫情影响,浍沟镇的“印象浍塘沟•中国灵璧第五届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将搬上“云”间,通过网络视频展播的形式向全国广为宣传。
随着“五一”临近,灵璧县浍沟镇“印象浍塘沟•中国灵璧第五届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组委会,正组织摄制组,拍摄制作微视频,依托互联网向广大网民宣传推广,进一步唱响浍沟镇文化旅游“云”大戏。
灵璧县浍沟镇“鸬鹚捕鱼”文化节组委会摄影师 张训练说:“这次我们在浍沟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成立摄制组来到浍沟镇许闸村拍摄鸬鹚。从鸬鹚孵化、驯化到进入河道捕鱼,我们将拍摄短视频,在“云端”进行宣传,让全国人民不出门,在“云端”上就可看到浍沟的人文魅力,了解浍沟鸬鹚捕鱼传统的非遗文化。”
鸬鹚俗称鱼鹰或捉鱼鸟。在古代,先民们驯养鸬鹚,从事渔业生产。灵璧县浍沟镇原名浍塘沟,境内濉河、唐河多条大河贯穿纵横、水网密布。500多年前,浍沟的许闸村居住着一群许姓人家,他们靠水吃水,饲养鸬鹚,以打鱼为生。历经世代传承,许闸村的捕鱼民俗文化闻名周边。几百年来,岁月荏苒,风云沧桑,浍沟镇许闸村的渔民驾驶着一叶扁舟,奔波于濉河、唐河的碧水之中。矫健的鱼鹰、黝黑的渔夫、碧绿的河水和两岸的农田,构成了一幅 “一篙双舟几鸬鹚,一船一水一逍遥”的独特风景。
灵璧县浍沟镇许闸村鸬鹚捕鱼县级非遗传承人许兴果说:“我从12岁跟随我父亲捕鱼,今年已捕鱼40余年。现在年轻人对这鸬鹚捕鱼行业不想干,可是我对它有一定的感情。”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浍沟镇许闸村的很多年轻村民纷纷外出谋生,只有少数村民仍然坚守着鱼鹰捕鱼的传统技艺。为让这一传统民俗传承下去,自2018年以来,灵璧县浍沟镇党委政府将挖掘、保护、传承“许闸鸬鹚捕鱼”的文化习俗,融入乡村振兴发展中,通过每年举办鸬鹚文化节,打造浍沟镇的特色文旅产业,从而更好地实现镇强、村美、民富。
灵璧县浍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杰说:“我们浍沟镇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把鸬鹚捕鱼习俗的挖掘保护,同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镇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渔业休闲观光资源丰富的优势,适时举办“印象浍塘沟•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打响中国灵璧浍沟镇鸬鹚捕鱼这一独特品牌。”
灵璧县浍沟镇许闸村渔民卓彩英说:“自从举办了鸬鹚捕鱼文化节之后,我们许闸村放鱼鹰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有很多鸬鹚爱好者,从很远的地方来我们家订购鸬鹚。去年我们家售出鸬鹚100多只,卖5万元钱,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出售了60多只,销售还在继续。对这个行业我越来越有信心了。”
灵璧县浍沟镇许闸村鸬鹚捕鱼协会会长许荣说:“每年“五一”、“十一”假期,有不少外地游客进入我们村观光。”
经过连续几届鸬鹚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目前浍沟镇在全国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许闸村的鸬鹚捕鱼民俗,正在逐步向文旅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保持文化宣传的连续性,今年的“印象浍塘沟•中国灵璧第五届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将摄制精彩视频,打造“云上”互联网版文化节,让广大群众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了解浍沟鸬鹚捕鱼文化,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浍塘沟印象。
灵璧县浍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杰说:“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做大做强鸬鹚文化品牌,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真正把浍沟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努力打造幸福浍沟、活力浍沟、美丽浍沟、生态浍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