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根据省市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安排部署,四化同步,压紧压实监管职责,把整治工作与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推广有线数字电视等结合起来,出动人员2000多人次,开展大型集中拆除行动3次,动用了包括登高车在内的拆除设备4台次,出动车辆800多台次,清零小区32个,乡镇清零村41个,拆除非法地面接收设施2000多个,进一步规范灵璧县广播电视传播秩序,保障群众收视权益。
宣传通俗化,提高群众懂法守法意识。采用张贴公告、车载喇叭、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等形式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门贴告知单等方式开展点对点宣传。同时,部分乡镇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开展个性化宣传,尤集、朱集等乡镇通过现编现演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的小段子开展宣传,使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向商家及群众普及卫星接收设施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告知擅自销售和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属违法行为,用教育引导方式强化商户及群众守法意识。
执法常态化,强化执法机构管理意识。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住建、市监、广电、公安、城管、安广等多家单位在问题比较集中的小区开展集中拆除行动,对拆除难度大的楼层动用了大型设备升降车。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对商贸电器商店、五金商铺、家电维修商店等经营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并对社区非法接收器“小耳朵”进行排查。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利用无人机航拍巡查,实现执法检查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管理规范化,增强属地管理履职意识。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的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全县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全县以“无小耳朵社区(村)”创建为抓手,实行属地管理,楔死责任,履职尽责,采用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三长”职责,组织网格员和志愿者对村(社区、小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老旧小区、城中村、道路两侧、沿街商铺等重点区域的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点位分布情况,集中清理,做到乡村不漏一村一户,城区不漏一幢一户。机制长效化,形成遵规守纪自觉意识。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依据国家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实施管理法规和国家广电总局、省广电局有关工作要求,结合灵璧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坚决克服一抓就见效,一放松就反弹的怪圈。坚持抓长抓常,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综合施策,着眼防范,构建日常宣传、常态管理、普法教育、监督执法“四位一体”长效机制。采取专项整治与日常巡查相结合、联合执法行动与普法宣传相结合等有效手段,常态化推进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为灵璧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力量。(安徽省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