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在实施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中,积极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系统科学保护好境内遗址、传统建筑等文物和文化遗产,深挖其价值内涵,做好农旅融合大文章。近期,渔沟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下,投入100多万元,对镇内一座具有50多年历史的龙山渠,开展保护性修缮,培育乡村文旅网红打卡点,助力乡村振兴。
这几天,灵璧县渔沟镇青龙山北侧,拥有50多年历史的市级保护文物——龙山渠的保护性修缮工作进入了关键期。工人们正在渠体支撑立柱的墩基四周,进行打孔注浆,压实柱基,让出现倾斜面的基座,恢复水平。
浙江金隆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柯善文
浙江金隆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柯善文说:“龙山渠常年雨水浸泡,年代久远,导致地基有不均匀下沉。目前我们选择打孔注浆的方式进行地基加固。我们的方案是每个墩子共计引孔36个,孔深5米,下导管进行压浆。整个龙山渠有六根柱基需要这样处理。”
龙山渠原名青龙山扬水站,是一座人工修建的灌渠。它始建于1974 年,1976 年竣工。渠长 225 米,渠宽 1.7 米至 1.9 米,渠干整体由 33 根水泥和石头筑成的柱子支撑着,最高处 13 米,最低处约 2 米。龙山渠为淮北地区当年学习河南林县“红旗渠 ”的典范,也是灵璧近代代表性的水利设施。2017 年 9 月宿州市政府将龙山渠定为市级保护文物。龙山渠因年久失修,部分渠体及柱墩变形严重,若不进行保护性维修,将会坍塌毁坏。为让文物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县委、县政府出资100多万元,启动龙山渠修缮工程。通过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让修复好的龙山渠为磬石之乡增设一条旅游线路,再添一处“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景观。
浙江金隆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灵璧项目部经理刘龙启
浙江金隆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灵璧项目部经理刘龙启说:“我们过来的时候,水渠向东倾斜的非常严重。如果不进行拆除的话,就会出现局部坍塌。导致整个水渠失去平衡,可能整体都会坍塌。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原貌恢复。预计12月31号,修复工程全部完工。”
灵璧县渔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钱钊
灵璧县渔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钱钊说:“龙山渠建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展现了渔沟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为落实文化强省战略,结合渔沟特有的奇石资源,我们对龙山渠进行维修保护。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渔沟特有的奇石文化资源,把龙山渠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