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网络中国节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宿州篇】今日13点51分,宿州迎来……

文章来源:宿州发布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8-07 08:29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2025年8月7日13时51分35秒

迎来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一叶落 立秋至

从天文角度看,立秋时刻在午后12时之后,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中属于典型的“晚立秋”。

民间谚语提到“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晚立秋的年份,可能立秋后还会炎热一段时间。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夏季的热风逐渐被凉爽的秋风取代,风吹过时已有了明显的凉意,不再像盛夏时那样燥热。

二候白露生

昼夜温差开始增大,空气中的水汽在清晨遇冷凝结,附着在草木叶片等地方,形成细小的白色露珠

三候寒蝉鸣

立秋后天气转凉,蝉感知到气候的变化,开始鸣叫,也因此被称为 “寒蝉”。

立秋习俗

晒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一叶知秋的同时,也意味着民间收获的季节到了。安徽、湖南、江西等省份的村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贴秋瞟

俗话说:“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吃点好的,补充一下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立秋这一天,人们可以吃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但要注意,切忌暴饮暴食。

啃秋

立秋日食西瓜或香瓜,谓之“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岁时风俗》有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啃秋,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养生建议

养阴清燥润肺气

秋季干燥,燥气伤肺,耗人津液,引发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

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

应季蔬果:萝卜、绿叶蔬菜、莲藕、芋头、南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

滋阴润燥的荤食:鸭肉、河鱼、河虾等。

不可盲目贴秋膘

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不宜贴秋膘;本身肥胖、营养过剩,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不宜贴秋膘。

少吃西瓜多吃豆

西瓜是很好的清热消暑水果,可立秋后,经过一个暑热的长夏,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要少吃西瓜等过于寒凉的水果,以免伤及脾胃,引起腹泻。

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立秋节气之用。可以多喝些三豆汤:绿豆:清热解毒消暑;红小豆:利水消肿;黑豆:健脾补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