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灵璧县分中心立足本职,不断加强硬件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探索数字见证和智能化见证的应用,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公平有序竞争,为营商环境优化、阳光交易平台打造奠定了基础。
转变工作作风,让平台服务更规范。该中心将县委县政府重点股室考核结果、市中心对灵璧县分中心年度考核情况和市县常规督查检查情况与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晋级、晋职和职称评定挂钩。制定规章制度54个,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办法包括上下班考勤、上班期间工作纪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工作实绩等14个指标,避免出现职能缺位、越位或错位。创新开展“四季大讲堂”,党员干部“人人上讲台”,倒逼自己学习知识,形成“人人争当行家里手,个个争做服务先锋”局面。
引入智慧见证,实现质效双提升。中心依托智慧交易平台,借助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变传统的“人盯人”现场见证为不见面数字见证,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对八个开标厅、八个评标室和公共区域进行实时、动态、智能监测和管理,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招标人等出现抽烟、打瞌睡、长时间脱岗等异常行为,系统自动报警。同时,所有交易行为全程动态留痕,去向可查,全程可溯,责任可究,安全保密。规范巡检制度,由综合管理部门、行政监督部门和交易中心组成巡检组,对开标项目实行专人监督,保障了交易工作的公正性,确保见证服务更为科学、透明、高效。今年以来,见证项目399个,发函提醒或向相关部门书面报告18次。
强化警示教育,筑牢廉政防火墙。交易中心着力加大警示教育力度,用好身边“活教材”,针对性、经常性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今年以来,交易中心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问责条例以及纪检部门通报的各类典型案例23次,举办廉政主题党课4次,开展“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3次,开展谈心谈话20余人次,完善梳理廉政风险点9项,党员干部主动书写廉政教育心得体会40余篇。全体党员干部在活动和学习中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廉政意识,任何人不得违规插手招投标的共识已经形成。
下一步,灵璧县分中心将立足职能定位,着力提高服务水平,有效提升评标评审活动的公平公正,坚决“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确保每一个进场项目在阳光下进行。(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