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灵璧篇章

【学习强国】安徽灵璧:乘势而上开新局 砥砺奋进谱新篇

文章来源:灵璧发布浏览量:发表时间:2024-01-23 09:01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2024年,安徽灵璧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聚力经济发展“增速争第一、总量争第二、人均争靠前”发展目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追赶苏北(睢宁)、争先皖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灵璧建设新实践。

2023年:披荆斩棘 一路凯歌

2023年以来,灵璧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稳经济、扩投资,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干中有成、难中有胜”的发展答卷,灵璧迎来了三个重大转变。

三大转变振奋人心

发展态势在聚力攻坚中迎来重大转变。项目投资增速连续两年宿州市第一,获评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入选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成功举办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灵璧新能源暨轴承产业发展论坛。在全国产教融合成果发布暨合作对接洽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圆满承办第四届安徽省质量创新技能大赛。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等考核宿州市第一,在宿州市工作点评会上作经验介绍。1至11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宿州市第一。

发展环境在协同发力中迎来重大转变。坚持“线上+线下”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通过12345政务热线、6660000灵璧热线、“灵听灵璧”小程序、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载体,高效归集群众反映事项5.1万余件,综合办结率99.3%;开展“走防促惠”工作,收办群众诉求建议3.1万余件。

发展机遇在善作善成中迎来重大转变。轴承产业“四链合一”发展模式获安徽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编入安徽省首期《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典型案例》;食用菌产业“三物循环”发展模式和“群众喝上放心水”有关做法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安徽省推广。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40亿元,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4亿元,增长2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48元、18396元,分别增长4.9%、8.5%。

六项工作风生水起

承压负重、固本兴新,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聚焦“两县两区一基地”建设目标,全力做大做优做强高端轴承制造、“风光储充换控”六位一体新能源汽车补能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拼抢项目、扩大投资,发展后劲持续积聚。召开“招大引强”新春推介会,探索重点招商项目“揭榜挂帅”,建立8大重点产业链,编制产业招商指南、“双招双引”要素手册,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197.95亿元,分别增长59.1%、654%;引进高层次人才67名。投资53亿元的欣然铝型材项目拿地即开工,半年即投产,实现5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历史性突破。

产业引领、共同富裕,发展基础愈发坚实。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广“大托管”服务44.3万亩。玉米最高亩产跨入“吨粮时代”,大豆单产刷新安徽省最高纪录,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入选安徽省肉牛生产重点县。食用菌种植面积突破130万平方米,年产食用菌超2.5万吨,是皖北最大食用菌集散基地、全国第三大双孢菇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和美乡村,铺设“四好农村路”41公里、沥青道路37公里、高标准农田道路135.6公里,安装道路安全护栏260千米,改造危桥14座。

以人为本、提质补短,发展底色更加亮丽。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如火如荼,扎实推进67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拓展拓新,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提质提档,省级森林城市首创首成,获评第五届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谋新求变、改革创新,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商事制度改革2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位居全国县级政府第44名,获财政部通报表扬。

坚守初心、人民至上,发展成果共创共享。“暖民心”十大行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门诊慢特病“免审即享”办法入选全国医保系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大额手工零星报销“提速办”经验在安徽省复制推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宿州市第一。灵璧县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挂牌运营。合工大技师学院灵璧分院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创新试验典型。鸬鹚捕鱼民俗文化入选全国首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大庙镇马庄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4年:凝心聚力 再绘蓝图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擦亮投资“新名片”,推动经济活力再释放。抓招商提质效,抓项目增动力,抓服务优环境,始终把扩大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势头,聚力强招商、增项目、纾企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筑产业“新高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再突破。聚力聚焦主导产业,提质提效传统产业,扩容扩量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平台载体,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更加突出“工业强县”,做大做强“当家产业”,选准细分赛道和优势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

谱写“三农”“新篇章”,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再加速。“国之大者”牢记心中,现代农业创出特色,和美乡村建出典范,特色旅游打响品牌,以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牵引,聚焦“保粮食安全、优产业结构、创特色品牌、助农民增收”四大目标,夯实“三农”基本盘。

扮靓家园“新面貌”,推动新型城镇化再发力。完善开放型空间布局,强化功能型基础配套,当好服务型城市管家,促进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以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建设为统揽,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扩大生态“新优势”,推动绿色转型再深化。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升环境质量,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满足群众“新期待”,推动幸福指数再攀升。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始终把守好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筑牢安全“新屏障”,推动社会治理再优化。常态提升公共安全,防范化解系统风险,群策群力社会治理,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灵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