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民生工程 > 观点亮点

【基层话民生】灵璧县黄湾镇:退役军人抱团创业

文章来源:灵璧县民生办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6-30 09:19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近日,灵璧县经过认真考察筛选,在黄湾镇砂坝村退役军人郑桂玉创办的钧城合作社里,挂起了“灵璧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匾牌,吸引村内和周围村退役军人们不断前来参观学习,实现以基地为“练兵场”,以郑桂玉为榜样,办起各有特色的合作社和经营实体,成为新时代农村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

走进郑桂玉合作社办公室里,“灵璧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金黄色的匾牌最吸引眼球,“县、镇领导来给我挂牌时,我就感觉到沉甸甸的责任压在我的肩上,时刻都在激励我不仅要把自己创办的合作社越办越红火,还要尽到一个老班长的责任,带领更多的退役军人创业,为促进乡村振兴在这第二战场上当尖兵。”郑桂玉手指着牌子说。

郑桂玉退伍后瞄准市场草莓价俏,承包村里9个大棚发展草莓生产近50亩,又流转蒋李、小郑2个村庄土地400亩种植粮食,他采取“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生产,成为农业农村部示范田。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为全县样板田。镇党委安排他到每个村指导退役军人和新农人发展草莓生产,先后带动多村发展草莓种植,在胡桥村带动两家规模种植草莓,其中退役军人全镇就有五六户。郑桂玉在年年提高自己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群众的增收。在宽敞的合作社办公室里,郑桂玉不断接待前来参观取经的退役军人,全镇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了不起的创业兵,办起多种产业,都结出硕果。

退役军人李宝碧充分利用本村秸秆丰盛的资源,发展养羊,由开始养羊10多只,现在“滚”到100多只,注册办起养羊合作社,每年都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退役军人郑四化流转土地种植红薯,创办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去年种植红薯150多亩,每亩卖鲜薯收入4000多元。今夏发展红薯种植300多亩,他高兴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老兵创业大有可为。”

退役军人蒋银辉采取自繁自养,已发展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养殖肉牛200多头,还办起屠宰厂,对接外地屠宰厂、户进行屠宰销售,提高产业链和价值链,年收入超过100多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养牛大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