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璧县持续强化“四好农村路”建设,以“惠民+振兴产业”为目标,启动覆盖尹集、冯庙、杨疃三个乡镇主干道的公路建设共8.861公里,有力促进了道路沿线产业发展和群众便利。
一是压实责任链条,挂图作战推进。工程启动后,抢工抢时加快项目进度,努力克服汛期影响,抓住一切有利天气,提前统筹安排中标企业增加机械设备和施工班组,加班加点。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交通、乡镇、施工单位三方职责,将8.861公里任务分解至月度、标段,重点保障冯庙商贸货运通道、尹集萝卜产区路段、杨疃食用菌冷链运输路段施工。绘制“进度作战图”,每周调度施工进展,及时解决物料运输等问题,确保三个乡镇路段同步推进,精准服务产业与民生。
二是严把质量关口,打造精品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实行长效化绩效管理。针对沥青路面特性,邀请专业机构全程监督施工,从原材料进场检测、基层压实度管控到沥青摊铺温度监测,每道工序均留存验收记录。尤其强化杨疃路段承载标准(适配冷链货车频繁通行)、冯庙路段平整度(提高商贸货车通行效率),同时组织当地村民代表参与质量监督,让“民生路”“产业路”建得透明、用得放心。
三是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作业。结合农村生产生活与产业规律,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模式——避开尹集萝卜采摘旺季、冯庙集市高峰、杨疃食用菌每日冷链发货时段,同步避开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在施工路段设置临时通道和安全警示标识,安排专人疏导交通,最大限度降低道路建设对沿线群众农忙、出行、产业物流及学生通勤的干扰。
四是强化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参与。在3个乡镇派发1000余份传单,宣传“四好农村路”建设惠民政策以及工程建成通车后能给当地带来的后续效益等。通过播放视频、微信平台、电视媒体和报纸刊物等多种渠道宣传,向社会各界传达“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后给当地带来的民生效应和正面影响,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护。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激活商贸、赋能农产、壮大产业的“振兴纽带”,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交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