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灵璧县累计审批法律援助案件743件,其中刑事案件250件,民事案件493件,重点围绕农民工欠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年人赡养等民生领域案件,坚持“四要”持续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法律援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要规范服务流程。完善法援案件受理、审查、指派等流程,严把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关口。开通绿色通道,特殊人群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全面落实法律援助案件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建立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差别案件补贴制度,根据案件质量确定不同级别的发放标准。
二是要规范卷宗质量。严格按照司法部统一指定的法律文书格式要求,印制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的会见(谈话)笔录、阅卷笔录、庭审笔录等,并全县统一使用。明确法律援助立案和结案归档材料的种类、排列顺序等,从源头上规范案件形式要件,确保每一个法律援助案卷材料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和效果。
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定期开展法律援助业务培训,重点加强民事、刑事、劳动争议等领域案件的办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库,向受援人提供律师名单和简介,增强服务的透明度和保障群众的选择权。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探索“法律援助+调解”模式,优先引导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四是要强化监管力度。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定期开展案件质量专项检查,通过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机制,综合运用社会监督、旁听庭审、案件回访等措施,确保案件办理质量。定期召开法律援助案件评查会,案件质量评查小组从案卷装订、手续、承办结果和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查核定,划分各类等次,推行“一案一评”,对优秀案件承办人给予奖励,对不合格案件限期整改,确保法律援助案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