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走向小康生活 > 一起奔小康

身残志坚不怕难 幸福致富在手边

身残志坚不怕难 幸福致富在手边

文章来源:灵璧县扶贫开发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0-12-23 15:44 责任编辑:扶贫开发局
字体大小:【    】

  因残致贫,年少辍学,求职路上四处碰壁。灵璧县朝阳镇周庄村村民王辉,今年48岁,7岁那年王辉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那以后,他就落下了终身残疾。王辉的行动非常的不方便,身体的残缺让他经常感到自卑,坚持到初中毕业,王辉选择了辍学。辍学之后的王辉到多地找工作,眼看一个个小伙伴兴高采烈地参加工作,而他却因为身体残疾没有被录用,此时的王辉心里难受极了。之后多次尝试了不同工种就业,但屡屡被拒。让王辉一度对生活失去希望。

  不甘贫困,自立自强,闯出新天地。王辉在不断的失败之后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当时的就业趋势,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学习缝纫。他借钱买来缝纫机、锁边机。为了学好裁剪技术,他四处求师学艺,他开始的时候尝试在水泥地上练习画图,拿旧报纸练习裁剪,凭着一股子狠劲,一年以后,王辉已经可以做真正的衣服了。他终于熟悉地掌握了各类衣服的裁剪、缝纫、锁边、熨平等全套技术。王辉觉得裁缝这门手艺非常的适合自己。坐在案板前做衣服的时候,才是他充满自信的时候。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王辉的手艺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也逐渐的开始有人找上门来,要跟王辉学做衣服。一时间,要学裁缝的人越来越多,王辉干脆自己办起了培训班。他在几年时间里,先后举办服装裁剪培训班十多期,为周边的服装厂输送技术人员200多人,其中有2名聋哑人和3名肢体残疾人。虽然收入没有怎么提高,但是一边教学 ,王辉也一边自学,几年下来,王辉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人不再自卑反而变得阳光了,自己的制衣手艺在教学中增进了不少,更让人欣慰的是他也在培训班中收获了爱情。

  创业再遇新难题,扶贫政策及时雨,扶持奋斗换新颜。随着制衣工厂的发展,手工制衣开始变得冷门起来,培训班的生意一落千丈。此时王辉的全家主要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里3亩土地收入。由于老父亲年事已高,身边离不开人照顾,王辉既要发展产业又要照顾老人,经常分身乏术,常常因孝心与发展之间互相冲突、矛盾,使得该户家庭产业发展滞后、收入难以为继,经常入不敷出,致使家庭陷入更深一步的贫困,一度使王辉陷入苦恼和绝望之中。2014年,经过村调查、群众评议、张榜公示等一系列精准识别程序,王辉一家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他家状况,周庄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由村干部对他家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政府给与的帮扶政策这让王辉看到了希望。依靠扶贫政策的帮助和周围真正关心他的亲戚朋友的鼓励,王辉再度振作起来,他告诉自己人宁可站着死不可卧着生,于是在2015年的时候,王辉和妻子来到了渔沟镇,专门为私人定制服装。王辉他们凭借一手好技术和物美价廉的口碑以及不断精进的工艺,逐渐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上门定制衣服的顾客越来越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王辉还兼顾着定做窗帘等相关制作工作。在村干部的大力帮助下,贷款8000元,购买4台电机,为了扩大规模,王辉又从本村招收5名贫困人员来店当工人,每月发工资2600多元,包吃包住,而自己和妻子每年仅此一项收入达到6万多元。他不仅能干而且善良,致富不忘乡亲,他曾多次提供上万元资金和技术帮助本村贫困人员发家致富,对前来缝缝补补的顾客和残疾人更是大开方便之门,免费服务。家中收入稳定增长,生意做得顺了,人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了。2016年通过党的扶贫政策支持和自己多年的辛勤劳动,王辉不光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光荣的完成了了脱贫任务,还成功地把儿子培养成了大学生。

  一把裁衣剪,剪出致富路,绘出幸福路。现在王辉是越过越有信心,越过越有干劲,眼界和思路也在不断地开拓,看到现在互联网销售如此地火爆,未来,他也想“触网”来让更多地人穿上他亲手裁制的衣服。王辉凭他身残志坚的毅力,凭他一双灵巧的双手,凭着一把剪刀,剪出了富裕和幸福,剪出了美丽多彩的人生。在灵璧像王辉这样可敬的脱贫典型人物还有很多,这一个个激励的事迹是“脱贫攻坚”的最好印证。他们的身后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的身前是绚丽多彩的美好生活,他们用自己的辛苦奋斗,迈向着璀璨的、崭新的人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