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灵璧县税务局以“五大工程”打造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有效赋能了基层税收治理水平,将“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成一心向党的“最坚强堡垒”、为民服务的“最前沿窗口”、基层治理的“最末梢阵地”。
坚持党建统领,实施“党建强基”提升工程。该局将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和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完善矛盾调解制度、开展税企党建联建、设立税费矛盾调解室,配置党员先锋岗、咨询调解岗和“办不成事”专岗等方式,积极打造“党建+服务”“党建+执法”“党建+咨询”“党建+调解”等工作模式,将“红色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用“红色信念”塑造“党建引领、治税兴税、助企发展、惠企利民”新格局。
坚持管服联动,实施“春风润企”提档工程。“线上+线下”为纳税人提供精准化辅导答疑,线上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纳税人政策需求,积极开展助企惠民行动,开展不见面、广覆盖的“云解答”“云调解”“云帮办”服务。
线下开展“帮扶式”自查的执法模式,税企协同梳理税收风险,将税收风险化解在自查阶段。县税务局娄庄税务分局设立“枫桥经验”实践站,设置税费争议受理窗口,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纳税人权益保护等多项服务制度,实现税费争议速调快处。
坚持多维共治,实施“涉税调解”提质工程。横向与所辖乡镇法庭、司法所、人社所、医保办等单位搭建多元化治理平台,建立健全联管联建机制、协作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共抓矛盾调处源头、共享矛盾调处经验、共用矛盾调处资源。
纵向形成“县局+分局”“乡镇+分局”两个联动调解机制,组建了以律师、税务师等专业人才和业务骨干为主体,以镇村网格员、涉税中介代表、行业协会代表、人大代表、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争议调解团队,通过排查分析矛盾争议问题线索,确保将矛盾争议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前端、消除在萌芽状态。
坚持流程管理,实施“闭环管理”提效工程。该局探索建立“事前”监控预警、“事中”争议解决、“事后”回访评估机制。事前健全落实预防预警机制,利用大数据筛查易错涉税问题和典型经营主体,及时利用税企交流群、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发布风险事项提醒。
事中按照“多头受理、归口办结”原则,在规定时限快速转办、内部流转、跟踪回访;建立矛盾收集登记表、调处登记册等责任清单,分类分级实行清单式管理,确保矛盾争议按时解决、及时销号。
事后明确不同类型的具体涉税费争议责任主体,从行为规范、调处程序、意见建议等方面开展“回头看”,全面评估争议调处化解效果。
坚持法理相融,实施“阳光执法”提优工程。该局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切实发挥税收法治宣传教育“助推剂”的作用,推动“说理式”执法、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工作规范化,严格落实“首违不罚”、六项非强制性执法。
通过摆事实、析利弊的方式,做到以理服人、依法育人,彰显执法柔性和温度。创新实施“五+”风险管理模式,采取“内部数据+综合治税数据”“县局+分局”“案头+实地”“项目+团队”“总结+绩效”等工作模式,实现矛盾争议的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消除。(王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