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您这摊位占了人行道,不仅影响行人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在前面巷口划了合规的经营区,我帮您把车子推过去吧!”7月16日清晨,灵璧县朝阳镇农贸市场周边,综合执法队员小韩一边向占道经营的商贩王大姐耐心解释,一边俯身为她推动车子,随后和同事一起帮她将流动摊位推到了划定的规范区域。这温馨的一幕,正是朝阳镇综合执法大队践行“有温度的执法”的生动缩影。
夏季来临,辖区农贸市场周边流动商贩增多,占道经营现象有所反弹。为破解“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执法难题,朝阳镇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转变工作思路,变“刚性处罚”为“柔性引导”,将执法现场变成服务现场。队员们坚持“教育优先、服务跟进”原则,对占道经营的商贩不搞“一刀切”清理,而是先蹲下身来倾听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法规,让商贩明白违规经营的隐患;针对部分商贩“没固定摊位、怕影响生意”的顾虑,执法队提前摸排辖区闲置场地,在不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为商贩提供便利。
“以前看到执法车就心慌,生怕东西被收走。现在他们不仅不罚,还帮我找摊位、搬东西,真是把我们的难处放在心上了!”卖水果的张大姐感慨道。在近日的执法行动中,队员们主动帮年迈的商贩搬运重物,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化解了商贩的抵触情绪。
“执法不是‘硬碰硬’,而是要在坚守法规底线的同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担当。”朝阳镇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通过“讲法规、划区域、帮落实”的三步工作法,辖区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减少,商贩们主动配合规范经营的意识显著提升。如今,农贸市场周边道路通畅了,商贩经营有了“定心丸”,群众买菜也更方便,执法队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
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从“抵触”到“共赢”的跨越,朝阳镇综合执法大队用有温度的执法让法治更有亲和力,让管理既有秩序又有烟火气。(任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