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乡镇动态

宿州市人大代表孙宜坤的履职事迹

文章来源:灵璧县黄湾镇浏览量:发表时间:2024-08-07 15:52 责任编辑:黄湾镇
字体大小:【    】

孙宜坤(后中)向镇人大副主席汤歆(后右一)汇报工作

    孙宜坤,40岁,乌黑的头发,白静的脸,文质彬彬,和蔼可亲,见人说话就爱笑,两边的腮帮立刻就现出两个小酒窝,一身都是城里知识分子的书生味,如果不是镇里领导介绍,怎么也看不出他是灵璧县黄湾镇单营村泥腿子党总支书记、宿州市人大代表的身份……
    仲夏时节,我们走进灵璧县黄湾镇单营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派“颜值气质”兼修、兴村活力勃发的和美景象……—道道水泥路干净整洁,一庄庄楼房漂亮有致,一家家院前屋后绿树成荫,果蔬棚里不断飘出一股股清香味,看不到边的田地里,绿色的禾苗就像一块绿地毯,把广袤的田野给覆盖严严的,是绿色之村,更是幸福之村……
    该村处在黄湾镇最东部边缘,早上是全镇离跳出地面的晨阳最近,晚上又是离日落的夕阳最远,孙宜坤一年360天都是随着太阳为群众工作,早晨迎着日出到村,随着日落离回。群众称他是“阳书记”,不仅仅是赞扬他的上班早、下班晚的敬业精神,更是赞扬他带给群众的是温暖,从阳光下的身影之中,看出单营村的新希望……
    据《黄湾镇志》记载:单营是军人之地,曾经驻扎着一个营的兵力,由此得名叫单营。是由90年代的4个村并为现在的一个大村,是全镇村庄最稀少,土地面积最大的村,但地理环境和交通都非常优越,北靠沱河,滔滔的河水碧波荡漾;东靠灵固路省道,川流不息的车辆给这个“军营”之村带来了新景象。县道山晏路横穿东西,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灵城的南大门,历史上在这个村的孙湖沿、孙二郎庙发生多次战斗,多人在这里流血牺牲,有一家是双人牺牲。黑土地肥沃,土地面积大,交通十分便利,自然条件优越,为创业者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单营村虽然是土地大村,但不富裕,2016年黄湾镇委决定孙宜坤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他以抓党建为引领,抓增加集体收入为动力,大力开展土地流转改革,兴办村集体合作社,使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由此他被群众推选为宿州市人大代表。自当选宿州市人大代表以来,以“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理念,针对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情况,处处把群众放在心头,在一举一行中真正发挥出一名人大代表作用。
为代表建好“活动之家”,成为代表们想往的村
    2021年,按照县、镇人大安排,决定在单营村建好镇东部4个村人大代表“活动之家。”作为市人大代表的孙宜坤,主动担起“自家活”的重任,腾出村部办公房屋,装修和添购用具,天天跟着装修人员一起劳动,精心打磨新颖的设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好全镇一流的属于镇级人大代表活动室。室内各村每一个人大代表信息和代表们学习活动、履职、联系群众等各种规章制度等都得制定好,还得制作板块挂上墙。这是一项最艰巨的任务,需要一项一项精心制定出来,反复修改打磨。孙宜坤克服种种困难,几乎每天都得加班,才按时完成室内的各项布置工作,使代表们在学习、履职、联系群众都有了新目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县和镇人大检查中受到一致好评。从此,代表们在家门口有了学习活动和履职场所,按时定期开展各种活动,镇人大和代表小组组织代表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位代表都是笑容满面走进活动室,开展学习和交流,又深入到户联系群众,征求意见,田间地头视察,使代表们样样活动都有声有色的开展,受到县人大表扬。

(后左一)孙宜坤带领人大代表到村视察

    为老年人办好助餐点,他成为老年们的最贴心的人
    单营村地处黄湾镇最边缘,村里留守老人多、五保户多,解决老人们的就餐是一项最大的民生事。孙宜坤多次向镇和县民政部门提出,要在村里开办助餐食堂,解决全村老人吃饭难的问题的要求,得到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孙宜坤组织在村部后面建食堂,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整修和购置用具,“单营村老年助餐点”就放炮开业了。第一天全村的老人们都来免费品尝,在香喷喷的饭菜面前,展放在桌面上的是两荤两素,雪白的米饭和馒头,加上一盆西红柿鸡蛋汤,饭菜香,热气飘荡香,饭菜迷人,宽大的餐厅更迷人,一个个老人们感觉到最香、最想看到的是孙宜坤,都不是先拿筷子吃饭,而是先抱拳作揖夸赞好代表孙宜坤一番的最亲切的话语。在今冬遇到的特别寒冷的天气里,老人们天天走进餐厅里,深深的感受到室内的空调暖、菜饭暖,感激党恩的心情更暖。老人们都说:“没有孙书记给俺们办这么好的食堂,遇到这么寒冷的冰雪天,不要说吃饭,就连吃水都难。我们遇上了好时代,也遇上了这么好的人大代表孙宜坤……”

(左一)孙宜坤向县、镇民政部门汇报村办老年助餐点工作

    为村集体增收办好合作社,增强代表的凝聚力
    单营村一直都是欠账村,村集体经济无有收入,孙宜坤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千方百计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壮大集体经济积累。他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镇政府的支持,购入4台大型智能农业机械,每年开展承包收、种和出租的办法,使村集体有了收入。从2021年开始,孙宜坤又带领村组干部创办集体经济合作社,从在外务工户中流转土地300多亩,吸纳干部群众参与入股和管理劳动,种植小麦和玉米。2023年“三夏”期间,孙宜坤日夜坚守在村,就连老父亲的生活他都无暇照顾,日夜坚守在村里抓禁烧、抓“三夏”,为了抓好集体合作社的收和种,他天天起早贪黑的带头参加劳动,开着自己的车为村里办事,采购各种生产资料,在缺乏资金投入时,拿自己的钱购买化肥和农药。由于村合作社里的300多亩玉米遭受到连阴雨,发生的虫害和草荒十分严重,如果不及时灭虫除草,玉米受到损失不堪设想,孙宜坤还是用自己的钱开着车采购质量最好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带头冒着高温在玉米田里喷洒农药。又闷又热的天气,让人都喘不出气来,孙宜坤身背药筒钻入看不到边的玉米田里,汗水湿透了衣服,带有毒气农药顺着喷雾器喷出,浓浓的药味侵入鼻孔,孙宜坤头发晕,心发慌,但他能坚强的忍受着,坚持到喷完了一桶药才能到地头换药时休息一时,其他的村组干部在他的带领下,也都能坚持在玉米地里喷药。每天喷完药晚上回家时,他的身上的汗水裹着皮肤,连衣服都难脱掉,胳膊和4都被玉米叶子划破横竖多道紫红色的印口,吃不下饭还发烧,晚上打吊针到半夜也不能入睡,可是天还没有闪亮他又爬起来抱着方向盘又往村里赶去,他心里只是念念盼望着快速把合作社里的玉米田实现两净:即灭虫净,灭草净。在孙宜坤坚持带领下,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实现了“两净。”就是这样在孙宜坤年年辛勤的付出,黑土地也不负单营村的干群们,都给他带来了较好的回报。2021年,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2022年收入25万元,2023年收入50多万元,一跃成为全镇集体收入先进村。使单营村由原来欠债空壳村变成收入不断增高村,有钱为群众办事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镇委、政府和县人大的高度关注,多次组织代表深入单营村视察调研,得到县人大高度好评。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喜庆日子:“我们昨天就举办全体党员大会,庆祝建党日,给在党50周年的党员发放纪念章,隆重举行重温誓词的宣誓仪式。今天专陪镇人大领导来村调研视察。”孙宜坤说。坐落在山晏路南侧的单营村部的两层楼房,非常别致宽敞的前楼连接着后院的老年食堂,非常方便与老年人们联谊。“单营村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字牌金光闪闪。西部人大代表活动室里庄重雅观,20多名代表彩照和简介信息,充分展现出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风采,天天都吸引较多的老百姓前来观看,活动室就是连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群众经常与代表们电话联系,预约交流,展现出代表与群众鱼水之情。
    这位务实的农民人大代表从村部又来到300多亩的合作社田边,不停的用手指着映入眼帘看不到边的玉米田,只见绽放出七八片叶子的玉米,把白色的麦茬地给严严的封盖,呈现出是一眼无际的绿洲,一棵棵幼苗在微风吹拂下,就像展跳舞姿的少女,绿葱葱的玉米叶片上,顶着一个个最亮晶晶的露水珠子,映照着晨光远远望去,放出无数道金光。这仿佛又好像是孙宜坤背上的汗珠子,给单营村群众带来的丰收之光,希望之光……(汤歆 刘万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