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媒体看灵璧

【中国县域经济报】讲好灵璧钟馗故事助力文旅事业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8-27 11:37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讲好灵璧黑神话钟馗故事,助力振兴区域文旅事业。近日来,《黑神话:钟馗》正式发布首支预告片,引爆全网,钟馗一夜间成全球名人。钟馗何许人也?钟馗,字正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他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记载钟馗书籍唐武宗时进士卢肇著《唐逸史》以及宋代《事物纪源》载,钟馗是终南山人。又据传说,钟馗的故里在灵城西北凤凰山南,汴河北,钟王庄,至今后人犹在,多以画钟馗画为生计。现建有钟馗文化园,有大殿,孝母堂,嫁妹阁等文化景观。已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城内有钟馗文化街,钟馗文化博物馆。

唐开元年间,明皇骊山讲武,岁暮还宫,偶患结疾,久治不愈。一日夜,梦见一小鬼入殿作祟,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身穿蓝袍,蓬发虬髯,袒露一臂,抓住小鬼,剜出眼珠,掰而啖之。明皇骇极,问:“你是何人?”答道:“我乃殿试不捷之士灵璧钟馗是也。感恩皇上蓝袍玉带厚葬,现我虽九泉之下,誓要为皇上斩除天下妖孽。”言罢,化作一道蓝光而去。皇帝梦醒,即刻病愈。于是,诏画师吴道子如梦作画,并赐题“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乃告天下,悉令知委”于画中,悬挂宫中以避邪镇妖。宋元祐元年,灵璧再次置县。知县走马上任,未及上堂,鸡飞狗跳,闹起鬼来。知县不敢升堂问案,于是上奏皇上。皇帝接奏后,将吴道子所画钟馗神像送往灵璧,命知县悬挂大堂之上一个月,然后送回朝廷。自悬挂钟馗以后,不再闹鬼。不觉一月将至,为保平安,知县命灵璧民间画师摹钟馗神像一幅悬于堂上。钟馗神像镇邪驱鬼之事,自此传遍灵璧。

自唐以来,灵璧就被称作“钟馗画乡”。宋朝元祜年间,灵璧县衙遭恶鬼作祟,钟馗显灵驱鬼后授意县官请画师画像悬于衙内以保平安,百姓纷纷效仿,钟馗画家渐多,分布城乡,灵璧遂成“钟馗画乡”。灵璧钟馗画乡的形成与宋代杨斐密切相关,杨斐作为吴道子画派名家,在泗滨各大庙宇作画,在灵璧停留时间长,并将道子画法传授给灵璧门徒,这成为灵璧钟馗画乡形成的主要背景。此外,民间崇信钟馗的习俗、钟馗为灵璧人的传说、相关书籍记载以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等诸多因素,共同促使灵璧钟馗画风靡全国、饮誉国际

现在灵璧县钟馗画师,灵璧石钟馗像雕刻师,钟馗剪纸等从业人员有数百人。产值上千万。钟馗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省市县三级数十人。钟馗画和灵璧石,虞姬已经形成灵璧地方特色的三元文化。

在灵璧中、小学,师范院校,乡村少年宫,普遍开设了钟馗画,钟馗剪纸兴趣班。灵璧钟馗画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宿州市乡村钟馗画技艺名师工匠徐善俊老师先后在黄湾中心小学少年宫,韦集初级中学少年宫,黄湾中学,黄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传授民族民间传统美术钟馗画已近十年,培养近千名钟馗画兴趣生。像徐善俊这样的钟馗画传承人灵璧还有很多。为灵璧钟馗画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地方钟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垫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记者 吴昊 通讯员 刘万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