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8时,安徽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团委方文霞老师的带领下,满怀热忱奔赴安徽省灵璧县下楼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场以“徽艺灵璧承古韵,法治弦歌筑梦行”为主题的青春实践篇章,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徐徐展开。
启动仪式:青春誓言映初心
上午9时,在团队队员胡姗姗同学的主持下,启动仪式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下楼镇团委书记王芳在致辞中寄语青年学子:“希望你们以艺术为桥,将课堂所学化作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实践队队长李雯同学以铿锵之音回应:“我们必将以艺术之笔描绘乡村新景,以法治之光照亮文化传承之路。”九名队员高举右拳,许下“以艺术传承非遗,以行动传播法治”的庄严誓言。启动仪式在全体成员与镇政府负责人的合影中圆满落幕,镜头定格下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童心共融:破冰游戏润心田
为消除初见的陌生感,促进留守儿童之间及与队员们的互动交流,团队精心设计了“同甘共苦”破冰游戏。孩子们通过随机抽取任务纸条,或协作背诵古诗词,或分享传唱喜欢的歌曲,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通过游戏,孩子们从腼腆到主动拥抱实践团队队员,一张张任务纸条化作友谊的桥梁。活动后孩子们与志愿者打成一片,遇到作业中的难题也不再害羞,纷纷主动进行请教,这也为后续活动播下信任的种子。
双线实践:艺术法治两生花
童心绘法治,一队队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美术课堂,将艺术创作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对“爱国”“法治”“文明”等价值观的领悟。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中,既有对“我爱的就是那抹中国红”的质朴诠释,又有对“法治在我心”的别样展示,也有对“素质你我他”的奇妙演绎。孩子们以色彩为媒介,讲述他们理解的价值观,这比课本更加生动。
墙绘铸文明,另一队队员奔赴尹集镇村委会,在烈日下开展墙绘前期工作。队员们顶着烈日填补墙面裂缝、涂刷底漆,为后续创作“灵璧法治墙绘”打下基础。每一笔打磨都是对乡村美学的致敬,墙绘将融合艺术与文化元素,打造“看得见的法治信仰”。
首日活动仅是起点,在接下来的一周,团队将深入开展非遗传承支教、法治宣讲与艺术墙绘等系列行动,并通过活动图片、纪实摄影等形式记录实践成果,打造“可触摸的文化传承”与“有温度的法治课堂”,把法治精神与多样的非遗宣传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一抹极具艺术特色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