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媒体看灵璧

【安徽经济报】“村官”直播带货火出圈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文章来源:灵璧发布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2-19 14:41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村官”直播带货火出圈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在灵璧县冯庙镇吴杨村的“村官”直播间,村干部化身“带货主播”,乡土元素与网络融合,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既帮助村民卖出了农产品,又能为百姓解疑答惑。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吴杨村从昔日的传统农业村到如今的直播流量“新秀”,背后是一个个“村官”变身,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生动而具体的注脚。


起步:特色种植奠定产业基础

近年来,吴杨村便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村民们毅然决定发展特色大蒜种植,约百余亩的大蒜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了吴杨村乡村振兴的起步之笔。随着时间的推移,首批薄壳山核桃 370 棵、第二批 500 棵相继引进,蜜薯种植也拓展到了20余亩,这些特色产业的引入,为吴杨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60千瓦光伏发电稳定运行,老学校租金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项目收益和党建引领资金入股项目分红等也逐渐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了50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见证了吴杨村在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上的辛勤付出和丰硕成果。

转型:村干部开辟直播新赛道

吴杨村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止步于此,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当时,团宿州市委办公室主任张灿挂职冯庙镇党委副书记,作为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吴杨村,为该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张灿在详细了解村情,尤其是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后,与村党总支书记吴合东沟通交流多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观点——让吴合东通过网络直播,拍摄农村村干部真实日常工作题材来引流,待有一定粉丝量后再搞直播带货。

于是,2024 年 10月18日,吴合东决定在乡村振兴产业上换一条新赛道——开设村干部直播间。这一举措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面对这一新兴事物,干了二十多年村书记的吴合东起初犹豫不决。但经过充分沟通和了解,他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新活”。开弓没有回头箭,吴合东带领村“两委”干部投入到了这项新工作中。

他们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团县委组织的电商培训班系统学习,回来后边拍段子边学习,边探索引流方式。一段时间下来,粉丝量逐渐增长到1.9万,这样的效果让村“两委”干部增添了继续干下去的勇气。

每天坚持直播,成为了吴合东和村“两委”干部的日常。“独生子女不用交医疗保险吗?”“现在办独生子女证能享受哪些政策?”“为了小孩上学,户口迁市里了,这次土地确权能把名字加上吗?”……一千二百多人的直播间让他们忙碌不已,解答着各种各样网友提出的农村问题。

直播间涉及的医保政策、低保五保办理、应征入伍政策、残疾人证办理、耕地补贴政策等十项涉及群众利益的业务,他们必须了如指掌,不能在直播间里卡壳。“这些政策都是平时我们工作的业务知识,我们村‘两委’干部都必须了解,而且对于有的政策条件也都是私下里备课的。”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吴猛说道,随着每天准时开播,粉丝也相对稳定,直播间最高时有四千多人,目前正常开播也有五百人以上。

创新:拓展直播变现新业态

开播以来,这个直播间一直以政策解读答复为主,然而,吴合东和他的团队并未满足于此。他开始尝试将直播与带货相结合,经过几次尝试,总体效果不错,几场下来佣金也有五六千元,这让他又有了新的干劲。

投资万把块钱购买的手机、显示屏、话筒、补光灯等设备,如今已经快赚回本钱,这让吴合东对走这条新路充满了信心。他表示,要将这项新技能转化为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年前镇上的一养殖企业老板邀请我们去给他们拍宣传段子,但由于工作忙我们没空。”吴猛说道。这也让他们意识到,要充分利用直播这一平台,拓展更多的业务领域。

吴杨村的村干部直播间,只是灵璧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借助新质生产力,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吴合东也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村里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同时,不断拓展村干部直播间的业务领域,将直播与更多的产业相结合,打造出更加多元化的乡村振兴模式。吴杨村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了解,去年以来,灵璧县村组干部纷纷化身“主播”,带起惠民政策“干货”,利用抖音平台开展“直播+”新模式,倾听百姓呼声,答复疑难问题,用直播开启政策宣传“大流量”的同时,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未来,相信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灵璧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农民的生活也将越来越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