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信息 > 媒体看灵璧

【媒体看灵璧】安徽新闻联播:灵璧县杨疃镇:以人兴业 废弃秸秆“种”出富民产业

文章来源:灵璧发布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11-14 08:17 责任编辑:县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去年获评全国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废弃秸秆“种”出了年产值近2亿元的食用菌产业,在这背后离不开一支懂产业、善谋划、会技术、敢担当的人才队伍。

眼下,在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15个恒温大棚里的双孢菇长势喜人,这已经是今年种植的第三茬双孢菇了,而在以前,一年只能种一茬,核心秘诀全藏在基料里。

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党总支书记程壮壮:“以前自己做的料子营养成分,包括物质转化率,都没有这个用中煜的料子转化率高。”

这样的好基料从哪里来,记者来到位于当地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的这家生物科技企业,小麦秸秆经过一道道工序碾碎、发酵成型变身为基料,为菌菇生长提供各类营养成分。

目前这里68间智能温控菇房、33条基料发酵隧道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而说起这家企业的招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早在五六年之前,杨疃镇就想引进一家菌菇种植龙头企业,因为当地规模化种植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薄弱,他们抛出的橄榄枝被不少企业婉拒。

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人大主席晏红云:“当时他们不愿意和我们合作,也不愿到我们这地方投资,我们想我们怎么来破这个局,怎么来解这个题。”

屡败屡战,镇里组织人员到全国各地的菌菇种植龙头企业接洽,始终没有达成合作,但在跑企业的过程中,他们与这些龙头企业的核心设备商和承建方建立了联系,也为企业招引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宿州市中煜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李标:“说个不夸张的话,某一天(镇党委)书记不来我觉得反而不正常,镇长一天不来我觉得今天镇长为什么不来,真诚是必杀技,他们对我们真诚,我们也以真诚回报。”

以诚招商,服务安商,就这样,掌握菌菇种植核心技术的李标团队来到杨疃,并很快形成规模。目前,每年可以循环种植8.5茬双孢菇,产值可达2亿元,同时辐射带动全镇16个村实现食用菌种植全覆盖,群众菇房总面积突破30万平方米,吸纳2000多人就业,年人均增收2.4万元。

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杨疃村村民韩雪:“(月)收入4200到5000元,在这里挣多少都是纯收入,还能照顾家里。”

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党委书记孙建:“如何去高质量发展,那都必须通过人才的引进,带动了我们的现代化农业、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提高了我们种植的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