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政府办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浏览量:  【字体:   】

关于对灵璧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2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文章来源:灵璧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11-04 08:53 责任编辑:农业农村局政务公开

马修壮委员:

您在政协次会议出的《关于发展乡村振兴大力高质量培养“新农人”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衷心感谢您们对“新农人”培育工作的深切关注与宝贵建议。乡村振兴,人才为先,高质量培育“新农人”无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繁荣、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局聚焦政策引导、制度创新,大力推动乡村人才培育,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一)我县“新农人”教育培训体系

灵璧县的新农人培训已经构筑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训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交流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教育培训体系。一是高素质农民培训,由灵璧县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培训机构方式进行。如合肥优曼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和安徽海轩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等,这些社会化培训机构具备丰富的培训经验和专业的师资力量,能够确保培训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建立了实训基地,为学员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增强他们的实操能力;二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具体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师资来源主要依托合作高校的优质资源,同时整合外部专家和导师团队,形成多元化、高水平的教学力量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交流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根据现实需要邀请政府农业部门专家与技术骨干 、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 、本地实践型“土专家”与带头人 、优秀学员代表等授课,通过“理论+实践”“政策+技术”“本土+外部”的多维结合,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针对性培训支持。

现有的培训体系能够满足我县“新农人”培训的正常需求,没有另行整合成立培训机构必要,而且会带来财政上的额外负担。

(二)加强高质量“新农人”培育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灵璧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由灵璧县农业农村局主办,并联合相关培训机构共同实施。为确保培训的规范性和实用性,灵璧县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了培训机构,并建立了实训基地。‌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聚焦全产业链技能水平提高,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是精准遴选培育对象。以县域为单位,通过产业需求调研,围绕区域产业规划布局,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遴选培育对象,紧贴产业人才需求实施培训。二是按需确定培训课程。遵循立足产业需要、满足农民需求、培训高质高效的原则,结合各地主导特色产业,在产业周期内分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生产实践和跟踪服务,开展全产业链培训。三是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考核,鼓励农民自主学习。近三年来,共培育高素质农民1400以上。高素质农民学员在线评价率、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2.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是每年制定《灵璧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遴选农业主推技术,针对性开展培训。如2022年以来,加强对示范主体和种粮大户能力提升培训重点培训小麦、大豆、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培训1500余人次以上,印发了《灵璧县科学安全用药宣传画》《灵璧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宣传画》等材料。二是扎实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

3.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种养大户等,瞄准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的带头人,2022年以来,累计推荐27名经营主体负责人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育项目,涵盖粮食种植、养殖、特色种养、农机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电商、文旅等多个领域,先后赴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通过“头雁”培训,整合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创建产业品牌,在更大范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乡村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充分发挥“头雁”们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4.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积极培育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形成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名录,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尽快入规纳统。2024年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其中安徽笑果农牧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我县目前有各级示范主体共计468个灵璧县朱修合种植家庭农场2024年入选第六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二是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听取和征求家庭农场、合作社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流发展建设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三是建立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印发《灵璧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管理制度》,共选聘千员带万社”县级辅导员62市级辅导员2名,为每个级以上经营主体配有辅导员跟踪服务。

二、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

一)资金支持。开展金融服务活动,积极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融资担保方面的问题,积极与金融部门对接,推广“助粮贷”、“活体贷”、“种养贷”、“流转贷”等多种贷款新模式。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码上办”行动,帮助23家经营主体争取市农业农村局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共163.43万元,占全市总贴息额69.12%。

二)土地政策。一是规模化经营引导,连片流转鼓励。支持流转面积50亩以上规模化项目,优先审核300亩以上连片经营主体。二是服务保障与市场对接。组织农户学习先进案例,进行政策培训与宣传,镇农工站提供技术指导,消除流转疑虑。三是争议解决与动态监管,流转纠纷由乡镇政府调解,县级仲裁委员会处理复杂案件。

三、搭建平台与激励机制 

(一)搭建平台

一是推荐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负责人6人加入省新农人协,其中常务理事1名,理事2名。推荐宿州市新农人协会会员22人。其中,推荐协会秘书长1名,理事9名。促进“新农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新农人”提供展示自我、交流经验、拓展业务的平台。二是组织参加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合肥)、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海)、杭州年货节等活动,在中国矿业大学校园超市设灵璧县农副产品销售专区,4个产品获得上海农交会金奖认证,笑果鸡蛋、浩园番茄、兴程盐水鸭等灵璧农产品被杭州每日商报专题报道成为销售爆款,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激励机制

积极开展“经营能人、种养能手评选活动,2023年度全县“十佳种粮大户”“十佳养殖能手”“十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十佳直播带货达人”“十佳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十佳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了表彰。金共方(向阳镇向阳村)、李为侠(杨疃镇杨集村)、张凯(游集镇李场村)三人入选2023年度宿州市“十佳种粮能手”。李珍报、胡文华获得2024年安徽省“皖美新农人”表扬。2年积极开展乡村振兴人才申报职称工作对符合评审条件,表现优秀、工作成效显著的农民推荐申报乡村振兴人才,2024年推荐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42人。省、市、县对乡村振兴人才给与一定的补助支持。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灵璧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6022315                         

                            

 202541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