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峰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08号《关于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举,从“便民、利民、惠民”角度出发,提升审批效率,做好政务服务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积极成效。
一、已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一)重构窗口服务体系,实现集成化受理新突破
遵循“立足实际、优化配置、节约成本”原则,全面贯彻“综合窗口”深化改革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窗口服务模式革新,将传统分散式窗口调整为“4+4+4”综合设置模式。
一是综合服务快速高效。设置公安、税务、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4个专区,每个专区整合相关领域的所有服务事项。以公安专区为例,通过整合,将原先分散的户政、交管、出入境等窗口合为6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42项高频事项“一窗通办”,群众办事时间平均缩短60%以上。
二是无差别服务便民务实。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运行机制,打造涵盖社会事务、企业登记、工程建设、社会保障的4大无差别服务专区。设置受理窗口32个、统一出件窗口1个,将41个部门1396个政务服务事项集中纳入综合窗口办理范围,让群众从“一事跑多窗”彻底转变为“一窗办多事”,办事流程更透明、更便捷、更暖心。
三是自助服务提质增效。开辟7×24小时自助、企业登记自助、税务服务自助、不动产登记自助4类智能自助专区,配备智能终端设备及自助电脑27台,可办理税务申报、企业登记、公积金提取、不动产查询、照相、签注、体检等高频事项,提供便捷高效的自助服务体验,实现自助服务“全天候不打烊”,日均办理量达150件。
(二)构建智慧化服务场景,打造便民利企新生态
秉持“细节见真情”的服务理念,通过在政务服务大厅部署智能设备和便民设施,最大限度的为企业群众打造更加智能、便捷、舒适、温馨的办事环境。
一是智能化建设提升服务体验。配置智能排队取叫号、导服设备9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办事大厅现场巡查、人工分析优化为线上预警、智能研判,实现企业群众进大厅取号、办事、评价各环节全流程监督、实时监管。虚实结合的智慧服务场景,推动灵璧政务服务从“人工窗口”向“智能界面”跃迁,引入先进智能导服机器人提供导引、讲解等服务,平均每月为群众解决问题300余个。
二是人性化设施彰显服务温度。建设396个车位的智能停车场,办事群众均可免费停车,日均服务车辆500台次,彻底解决“停车难”问题。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配备4名专职志愿者,提供免费复印、饮用水、爱心药箱、轮椅借用等12项基础服务,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适老化设备,日均服务办事群众300人次。设置“爱心书吧”,提供各类书籍、报刊、杂志600余份,打造等候办事的“温馨驿站”,受到群众广泛好评,今年以来共有6个窗口收到锦旗11个。
三是优化服务机制助推效能提升。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机制,开展综合窗口行政办事员资格考试认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效能。周末服务办件301件、上门服务103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31件,平均解决时限降至1天,好评率100%。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33件,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从“以部门为中心”向“以事项为中心”快速转变。设立“一件事”专窗,“一件事”累计办件量2482件,平均减跑动次数达94%,平均办理总时限压缩64%,提交材料减少60%,群众满意度100%,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
(三)锻造专业化服务队伍,激发政务服务新活力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实效,多措并举锻造高素质政务服务队伍,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是打造“全能型”服务团队。从县直单位遴选一批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的人员入驻综合窗口,组建起一支业务精通、形象统一的“综合窗口专员”队伍。自综窗改革启动以来,累计开展理论知识、业务实操、服务礼仪等培训31次。通过集中授课、个人自学、轮岗实践、跟踪指导、互动交流等方式,帮助窗口人员快速掌握事项收件要素、材料审核要点、法律法规等,让综合窗口从“业务专一手”变为“行业全域通”。
二是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将“帮办代办”模式融入服务全过程,在企业服务专区设立“帮办代办”专窗,配备3名专职代办员,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材料预审、表格填写、网上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全程陪同办理服务,对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等复杂事项,提供“专业化”指导。今年来累计为企业提供帮办服务1722次,为群众提供帮办服务855次,综合好评率达99.8%。
三是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建立实时监督、群众评价、绩效考核“三维度”监督体系,持续转变政务服务工作作风。利用视频监控结合大厅领导每日带班巡查,对窗口服务态度、办理时效进行全程监管,建立问题台账销号制度,推动工作作风持续向好;通过群众评价持续改进服务、打造良好口碑,在服务窗口设置“好差评”评价器,群众可当场评价,差评事项1个工作日内响应,3个工作日内办结;通过绩效考核倒逼工作效能提升,将办件数量、质量、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精准化服务模式,培育特色品牌新亮点
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政务服务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一是“云帮办”助推企业办事“零跑动”。转变服务理念、主动靠前服务,创新打造企业开办“云帮办”一站式服务模式,设置“云端”帮办服务窗口,将食品经营、食品生产、药品零售、医疗器械、小餐饮等许可事项纳入“云帮办”服务范围,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全流程、精准化、标准化服务,服务开展以来帮助635家企业实现“零跑动”,切实为企业节省了时间与精力,让企业在政务服务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高效。
二是信用赋能审批驶入“快车道”。交通运输部门创新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双轮驱动模式,对信用优良的道路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在申请经营许可、车辆审验、从业资格证核发等高频事项时,实施“告知承诺制”,对基本条件具备、主件材料齐全的诚信企业,允许“容缺受理”。截至目前,“信用+容缺受理”已惠及40余家货运企业、1100余辆车,材料提交平均时长减少30%,业务平均办理时长压缩50%以上。
三是服务特殊群体彰显人文关怀。常态化开展不动产登记“上门服务”,通过把办理场所转换到群众家中、医院病房乃至周边地区,最大限度满足行动不便、居住地遥远等特殊情况群众的办事需求,切实做到“上门服务”和咨询服务一样热情、一样诚信守约、一样认真负责。今年以来,工作人员累计为特殊群众提供“上门服务”30余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聚焦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项目审批等高频领域,逐事项绘制 “全生命周期流程图”,全面梳理材料清单、审批环节、时限节点,形成 “一件事” 办理标准规范。同步建立 “帮办代办” 专业队伍,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 “上门办”,为重点项目配备 “首席服务官”,推动从 “能办” 向 “快办、好办、满意办” 转变。持续擦亮 “高效办成一件事” 服务品牌,以更优的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群众获得感更足、企业发展信心更强。
办复类别: A类
联系单位:灵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联系电话:0557-2379091
(印章)
2025年9月10日
附件3
灵璧县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意见征询卡
|
委员姓名 |
侯峰 |
通讯地址及电话 |
灵璧县政府大楼310室 13956846815 |
||||||
|
提案案由及编号 |
108号 |
承 办 单 位 |
县政府办、数据资源局、财政局、人社局
|
||||||
|
对 |
委员签字:
年 月 日 |
||||||||
|
总评价 |
满意 |
|
基本 |
|
不满意 |
|
|||
|
备注 |
1、请委员将意见一式二份:一份寄县政协提案委,一份寄县政府督查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