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政府办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浏览量:  【字体:   】

关于对灵璧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文章来源:灵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9-26 08:53 责任编辑:人社局政务公开

魏婧靓 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17号关于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以改革促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2023年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实施了二轮系部制改革。此次改革呈现出时间长(近4个月)、涉及面广(全校师生新一轮重组)、力度大(党政群团一体推进)、专业性更强、影响更深远等特点。通过整合、调整、扩容,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情况,由第一轮改革形成的6个系部调整为9个系部。特别是组建提质培优系,力争把更多的优秀学子送入本科院校。2024年对口高考成效初显,全校有276人通过对口高考录取本科院校。2024年7月,我校体育运动系选手在安徽省水上冠军赛中斩获6金8银6铜,在全国皮划艇静水联赛中荣获1银2铜。通过此次改革,学校内生动力正在激发,人人努力成才的氛围不断形成。

二是试行学分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分制采取“校—系—教学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不仅有效加强了系部、班级的教学管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劳动、生产实践、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1、教务处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及就业岗位(群)要求,开设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同时,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理念,学校每学期开设4-6门的文化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兴趣、能力进行选择。

2、专业选修课具有较强职业专门化方向的课程,教学内容是从事一定专业岗位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由系部统筹,专业组商讨,报教务处审核。一个专业方向的选修课一般由3-5门(含技能课)课程组成,形成小模块组合,以培养技能为主。

3、各教学组在学期初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将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按知识内在递进关系,在各学期各学科进行科学设置,并由各组组长编制计划,由教务处初审,教学副校长终审,报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

目前,学分制试行已有一学期,学分制的正常运行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力加强学校学风建设,持续推进教学改革的发展,为下一步学分制银行受理点的申请和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育技能人才,传承工匠精神

一是坚持活动引领,培养工匠精神。通过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等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灵璧县技工学校通过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锤炼工匠精神。2024年度,宿州市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竞赛开幕式、智能制造系举行首届“四联杯”技能大赛在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举行。

二、加强部门沟通,培育技能人才。经县人社局、县总工会批准,灵璧县工匠学院于2024年6月4日在灵璧县技工学校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县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将会有更多的能工巧匠走上讲台,传授工匠精神、讲授工匠成长故事。下一步,县人社局将协调县教体局推进建立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协调机制,培养灵璧县技工学校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灵璧县技工学校、灵璧师范学校将紧盯长三角区域和全国职教名校建设目标,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训、寓教于赛、寓教于创,以更深的情怀、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更强的力度,做优做精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我县案例。

三、组织用工招聘,加强人才引进

一是摸清底数。适时开展劳动力状况统计,摸清人力资源总量。我县劳动力状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年龄结构好。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21-50岁年龄段约49.1万人,其中21-30岁约13.6万人、31-40岁约16.9万人、41-50周岁约18.6万人,这一部分是我县劳动力主要组成部分(约占16-60周岁劳动者的70.14%),年龄段人数较为均衡,不会发生断崖式缺失,持续发展能力较强。(2)后续动力足。从劳动力年龄段人数分布来看,虽然呈递减状态,但幅度不大(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且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职业技能均有明显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呈现出职业化趋势,后续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随者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也在逐步减弱,所以预计未来20年内,我县人力资源数量仍能在满足本地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能为其他区发展提供支持。

二是合理配置。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用工需求量较大地区的劳务合作关系,采取政府组织、企业实施、个人选择的模式,组织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到我县召开用工招聘活动、发布用工招聘信息等方式,引导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就业。另一方面,采取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小分队送岗上门、抓住春节期间农民工集中返乡时机组织进企实地观摩、广泛印发本地就业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单等方式,帮助农民工了解灵璧产业发展、体验就业环境,感受家乡变化,引导回流,返乡留乡就业创业。目前,我县约42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本地就业约14万人、县外省内就业约4万人、省外转移就业约24万人,配比相对合理,本地企业用工缺口不大,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也未出现大规模返乡潮、失业潮。

三是常态招聘。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搭建人岗对接平台,服务企业用工招聘。2024年以来,共举办招聘活动273场次,其中现场招聘会226场次,网络招聘会47场次,服务企业数2282家次,达成意向2915人,促成开发区企业招聘新员工约1500余人。

四是招引人才。从3月份开始,县人社局抓住高校学生集中毕业求职黄金时期,组织“才聚灵璧—产业人才招贤·高校行”活动,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或参加校园双选会的形式,组织企业走进高校,招聘即将毕业学生,助力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已组织企业66家次走进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宿州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淮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展10次校园招聘,收到高校学生投递简历和应聘意向422人。

办理类别:A类

联系单位:灵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0557-6020189


灵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9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