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4年9月18日下午15:00
主 题:2024年灵璧县文化遗产保护
地 点:灵璧县政务中心(305会议室)
发布人:张少华 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邀请媒体:拂晓报、灵璧融媒、灵璧发布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请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少华同志向大家介绍灵璧县文化遗产保护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拂晓报、灵璧融媒、灵璧发布。
首先,请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少华发布有关情况。
【发布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关注灵璧县文化遗产保护这一话题。
灵璧,始建于宋元祐元年(1086年),是一个千年古县,灵璧有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钟馗故里、中国观赏石之乡。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以说,灵璧是一片充满魅力、底蕴和神奇的土地。
我们知道,文化遗产保护,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我们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因此,保护好灵璧的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根脉,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深入挖掘隐藏在岁月深处的瑰宝。通过详细的调查和登记,目前,我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花石纲遗址,省保单位3处为:虞姬墓、磬石山摩崖造像、玉石山遗址,市、县级文保单位37处,不可移动文物点200余处,另外,书画、玉器、陶器、铜器等文物6000余件,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见证了灵璧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在保护措施方面,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古建筑、古遗址等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先后实施了杨疃镇“泰山寺庙”、禅堂镇“张宋任庙”、娄庄镇“东嶽行宫”、大庙镇“沙滩渠”、渔沟镇“龙山渠”等一批历史文物和尹集镇“皖北抗日中学旧址”、浍沟镇“二王庄炮楼”等一批革命文物修缮工程,确保它们能够抵御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文物存续状况持续改善。
同时,我们注重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将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如奇石文化园、虞姬文化园、钟馗文化园、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另外,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展示隋唐大运河遗址(灵璧段)的历史文化,我们对大运河遗址灵璧段进行勘探,对S306省道和S201省道交叉处、老城区建设(棚户区改造)、凤山大道等地区进行考古挖掘,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实物遗存,为安徽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重要文化遗产,为我县的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信息保障。
我们坚持“走出去”。制作了《山川灵秀 有石如璧》《灵璧文物-馆藏篇》等专题宣传片,积极参加杭州、上海、合肥等地举办的文博会;积极配合央视《走遍中国》和人民日报等栏目进行大运河采风,《大运河之歌》(安徽·灵璧)、《小城大美--灵璧》特辑等在央视和省级媒体等平台上进行宣传推介,展示大运河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我县文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我们还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广大民众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我们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完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水平。我们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共同为灵璧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最后,感谢大家对灵璧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保护灵璧县的文化遗产而努力!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少华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机构名称。提问开始。
问题:灵璧县文化底蕴丰富,请问如何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
答:谢谢您的提问。灵璧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现有国家级保护项目1个:菠林喇叭;省级保护项目8个:灵璧钟馗画、灵璧磬石雕、灵璧琴书、灵璧大鼓、灵璧古庙会、灵璧皮影戏、垓下民间传说(灵璧)、灵璧钟馗剪纸;市级保护项目16个、县级保护项目6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6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6人、县级代表人260余人。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立,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编制成册。保护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入普查与记录。主要是普查,尤其针对那些尚未被发现或记录的项目和传承人,建立详细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记录,确保非遗的历史、技艺、文化内涵等得到妥善保存。
二是加强传承人培养。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帮助现有传承人提升技艺水平和传承能力。同时,鼓励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活动,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事业,建立起老中青相结合的传承梯队。另外,与教育部门合作,将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如在灵璧职高开办非遗学院,为非遗传承储备后续人才。
三是促进文旅融合。我们将非遗项目融入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让游客近距离欣赏和体验非遗魅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同时,重点打造非遗项目“灵璧石观赏艺术”“钟馗画”“灵璧磬石雕”等,通过项目的挖掘、整合、包装、优化、提升,促进灵璧非遗文化的品牌建设,扩大灵璧非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是注重宣传推介。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灵璧县的非遗项目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通过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比赛、节庆等活动,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另外,通过与周边地区及国内的文化交流互动,积极参加各类非遗展览、活动,扩大灵璧非遗的影响力。比如,我们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菠林喇叭”,已经走出国门,惊艳了欧美舞台,被西方人称为来自东方的“爵士乐”。
五是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指导和扶持。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普查、记录、传承、宣传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情况、传承人的传承活动等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确保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谢谢。
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请问文物保护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答:谢谢您的提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灵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灵璧县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灵璧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灵璧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完成了《灵璧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办法》将属地管理、第一责任人列入了重要内容,将过去在管理上的“软指标”提升到了“硬任务”。
二是监督管理更加规范。文化市场改革以后,我们成立了专门文物执法队伍,抽调骨干力量,结合日常管理,定期对我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覆盖巡查。建立了日常巡查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文物保护责任。同时,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查处文物行政违法事件。健全多部门协同配合的长效打击机制,严厉打击破坏、侵占、盗掘、盗窃、倒卖、走私等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
三是文旅融合更有特色。通过组织“非遗”进景区、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如浍沟鸬鹚捕鱼文化节、下楼梨花节、大庙桃花节、市民“迷你马拉松”、大地歌会、“纳凉书场”“群众文化展演”等,文化浸润,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让文化遗产保护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助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谢。
【主持人】谢谢媒体朋友们的提问和发布人的详细回答。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媒体朋友如有其他关心的问题,会后可以与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联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