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政府办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五年规划纲要
浏览量:  【字体:   】

《灵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文章来源:灵璧县发改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1-07-23 17:40 责任编辑:发改委政务公开

 灵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灵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中共灵璧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灵璧县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依据,是灵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制定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参考。

二、研判和起草过程

《纲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系统观念为基本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打造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样板县、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县、全国轴承特色产业集聚区、全国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奋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灵璧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为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灵璧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制定好灵璧县“十四五”规划,事关全县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2020年5月,县政府成立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常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县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承担《规划纲要》起草任务。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4次征求意见座谈会,1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讨论会,研究“十四五”发展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和明确要求。

编制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2020年6至8月底,县委县政府安排起草组开展了两轮调研,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并对重点乡镇和单位开展实地调研。9月22日至10月31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10月份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若干重大问题开展系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35篇,并充实到《规划纲要》中。

从征求意见情况看,大家对《规划纲要》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规划纲要》通篇贯彻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形势判断科学清醒,目标要求高远务实,指导方针旗帜鲜明,任务部署指向明确,是灵璧县“十四五”期间制定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同时,《规划纲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有利于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实施好。

三、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立足“十三五”,踏步“十四五”,展望“二〇三五”。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灵璧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重要战略部署,按照“135”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四五”期间,灵璧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注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扩大消费和投资,给灵璧以机械制造为代表的制造业强链补链和新型消费潜力释放带来新机遇。二是“两新一重”建设提供新动能。“新基建”有助于灵璧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出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灵璧入选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将进一步加快提升县域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吸纳投资大、产业链长、创造就业机会多,能更好发挥稳投资、稳就业的作用。三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蕴含重要契机。立足于毗邻徐州区位优势,与苏北的合作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先进地区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和产业配套,促进医疗、文化、旅游等民生资源共享。四是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将有利于灵璧高质量建设产业园区,引进优质项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明确落脚点,以我县“两县两区一基地”(“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样板县”、“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示范县”、“全国轴承特色产业集聚区”、“全国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发力点,高质量发展产业经济,着力构建美好新灵璧。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二〇二〇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与长三角、省内先进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全面实现,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提升”,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灵璧、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灵璧建设达到“新水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建设教育强县、文化大县、健康灵璧,新型城乡关系更加协调,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面绿色转型树立“新样板”,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先,美丽灵璧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实现“新跨越”,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的全面发展、全县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四、工作目标

1、经济实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一产占比逐年下降,二产占比逐年提升。增长潜力充分发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万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

2、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的更大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突破50家,主板或科技板上市企业数实现零突破。

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进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公共服务、产业转移等方面与长三角区域全面对接,高水平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高水平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4、改革开放实现新的更大突破。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十四五”末,进出口总额突破3亿美元,年均增长15%左右。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融入合肥、南京、徐州都市圈的水平明显提升,与徐州产业协作、平台建设等领域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5、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的更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6、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更大进步。到2025年,完成省市下达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成效明显,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生态空间管治、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经济加快发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7、民生福祉实现新的更大增进。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居民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居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优抚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健康灵璧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8、治理效能实现新的更大提升。法治灵璧、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灵璧建设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

五、主要任务

(一)提升创新驱动力,着力培养新兴产业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策源发展新生动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做优创新平台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立足灵璧工业发展基础,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轴承、食品加工两个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三个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循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四个战新产业,形成“234”工业发展新格局。强化经开区开发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灵北临港新区,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支撑。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三产扩规提质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四)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

坚决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安徽省自贸区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机遇,深耕一体化战略布局,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参与国际合作,以更大力度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改革创新释放更多红利。

(六)挖掘释放内需潜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眼供需两侧,持续扩大项目投资,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六)聚焦补齐短板,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

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机遇,超前谋划、补齐短板,前瞻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立内外便捷综合交通体系,推动现代水利和现代能源建设,筑牢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硬件基础,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七)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强县建设。

(八)坚持生态优先,提升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硬约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建设,处理好保护和发展、治理和修复、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加快构建生态优先、优质优良的生态空间体系。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围绕全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引培并举,建立人才集聚机制体制,以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十)精准服务民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持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一)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建设高水平平安灵璧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美好灵璧建设的各种风险,筑牢安全屏障,建设平安灵璧。

六、保障措施

(一)持党的全面领导

建立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工作推进机制。全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规划推进机制,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重点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改革突破、重大政策出台、重大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遴选、重大工程推进、重点要素保障,开展研究部署和综合指导,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相关部门协调运作的强有力组织领导体系。

(二)狠抓项目建设落实

坚持“以规划谋项目、以项目促规划”,加强项目系统谋划。根据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要,充分对接国家、省市战略导向,按照规划中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计划进度,倒排时间,逐年、逐季细化工作任务,按照“一月一排、一星期一汇总、一项目一方案、一月一研究”的总体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协调,推动在谈项目及早落地和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成立县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建立“建成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重大项目滚动推进机制,创新重点项目审批方式,协调各部门工作配合,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扎实推进项目落实。

(三)强化生产要素保障

加强用地保障。积极推进“多规融合”框架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着重做好“增量严控”“存量盘活”和“节约集约”工作,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优先安排“十四五”重大项目落地,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继续向上争取重点项目土地追加指标,用好土地增减挂和土地增存挂政策,多渠道保障发展用地指标,加强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申报工作,促进闲置土地流转及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工作,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确保“十四五”重点项目建设快速落地生效。。

加强资金保障。积极盘活各项财政资金和国有闲置资产,强化政府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财政资金配套。强化地方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探索建立产业引导、城市发展等领域基金,给予重大项目建设发展资金支撑。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强社会资本引导,为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新能源等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在资金上为项目落实提供强有力保障。

第四节 加强规划监督管理

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作为制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确保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分解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逐年逐项落实。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强化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完善规划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统计制度,加强规划实施中期和后期的评估。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一是持续做好运行监测调度。密切关注各项主要数据指标,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二是继续加强调度保稳定。坚持经济运行调度,强化对重点指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精准指导,及时发现下行的倾向和苗头,把握突出问题和矛盾,及时分析和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继续抓好企业培育。继续抓好规上企业培育及工业投资项目入库,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及项目做好入规、入库工作,全力做好规下企业的帮扶力度。

(二)持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坚持项目建设这个“总抓手”不动摇,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一是紧盯政策导向争项目。紧紧围绕县城新型城镇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明确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积极谋划我县的政策措施、工作路径、具体项目,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优服务。进一步加大土地增加挂实施力度,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快协议签订、土地复垦工作进度,切实为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围绕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高效运转,按照公开承诺的时间、环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切实形成项目推动合力。加快推进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尽快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三是围绕项目建设强调度。坚持重点工程项目月调度机制和“红黄旗”奖惩措施,全面压实业主单位、建设单位责任,以目标倒逼进度,进一步传导工作压力,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三)加快推动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思路,加快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重点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推进轴承产业园建设,启动灵北临港新区、绿色建材产业园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园、纺织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皖北智慧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循环经济产业园。充分发挥开发区工业经济主战场职能,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的能力,做好产业规划、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搭建、打造灵璧品牌等工作。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实施。

(五)持续改善基本民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大民生保障,积极谋划一批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更加优质,就业、社保、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统筹抓好安全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七、解读人及政策咨询服务电话

解读人:灵璧县发改委重点项目推进中心  钱昊天     

咨询电话:0557-608067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