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国务院部级联席会议及安徽省续会精神,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我县高发多发势头,根据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特点,需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全民反诈新长城,通过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预防工作,进一步降低全县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案,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通过转账、消费、代支付等方式遭受损失的犯罪行为。
二、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常见类型和作案手段?
一是贷款诈骗,诈骗实施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犯罪嫌疑人通过网上发布贷款广告或利用微信、QQ、短信等发送网上无抵押、无门槛、快速到账等诱导性信息,诱使受害人主动与其联系,部分犯罪嫌疑人通过拨打电话直接联系受害人,(1)通过逐级诱导,诱使受害人通过扫码下载或指定链接下载特定APP,受害人通过登录注册APP后,以缴纳保证金等方式为由,诱使受害人转账汇款,随后犯罪嫌疑人在后台对受害人注册数据进行修改,以提供银行卡错误可能被冻结等为由,以解冻费等为由继续要求受害人转账直至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2)直接与受害人联系,以受害人需要提供保证金、公证费、手续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向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账户转账,直至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
二是刷单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引流人员在微信群、QQ群发布刷单赚钱信息,或通过短信、QQ群发、邮箱邮件等方式发布招聘兼职刷单人员,前期通过刷小单(低价单)小额返利(多以5元10元居多),骗取受害人信任,随后通过刷三联单、五联单、十联单为由,要求受害人大额投入,在以完成任务超时、未完成指定单数等为由,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投入资金,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刷单为国家明令禁止行为,涉及扰乱市场管理秩序,因此所有刷单都可认为是诈骗。
三是冒充客服购物退款类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网点工作人员或快递人员,以受害人网上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赔偿或网购商品丢失需要赔偿为由,诱使受害人相信,随后以支付宝信誉低、账号存在问题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开通业务或刷流水,随后再诱使受害人向指定的账号转账付款实施诈骗。
四是平台投资类犯罪。平台投资类犯罪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经侦部门管辖的非法集资、非法融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此类犯罪有实际存在的公司或有注册公司,在这里我们不做讨论;一种是没有实际的公司,犯罪嫌疑人通过引流人员主动将受害人拉入微信群或QQ群,或在网上发布投资信息等诱使受害人主动添加微信,随后犯罪嫌疑人冒充导师提供教学或提供投资方向,在受害人有盈利后,犯罪嫌疑人再以投资虚拟币、投资期货收益更大为由,诱使受害人下载指定APP或到指定网站进行投资,在受害人投资后,犯罪嫌疑人再利用后台更改数据或延迟投资操作时间为手段,造成受害人投资失败的假象进行诈骗;另一种诈骗方式为犯罪嫌疑人冒充高富帅或白富美,以感情为切入点,以自己有某投资平台内部信息、掌握漏洞,投资可以百分百赚钱为由,诱使受害人投资,在通过上述操作实施诈骗。
五是网络赌博类犯罪。此类犯罪主要以网络赌博网站或APP为主,受害人是可以清楚认知到自己的操作属于赌博行为,但为了进一步获取利益,多数受害人在明知自己在进行赌博,仍继续投入。此类犯罪和平台投资类犯罪一般持续周期较长,犯罪手段隐蔽,受害人一般无法及时发现,一旦发生损失均较大。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手段较多,翻新较快,目前存在比较多的诈骗手段还有以下几种:冒充熟人领导诈骗,虚假链接诈骗,虚假购物、返利、服务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招嫖诈骗等。
三、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有哪些?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更新换代较快,作案方式多样,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从我们身上获取利益,只要抓住钱这个重点,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1、从诈骗类型预防
(1)刷单诈骗:刷单都是诈骗,所有的刷单都是国家法律禁止的行为,只要不参与刷单就不会被骗。
(2)贷款诈骗:贷款选择银行或正规借贷公司。网上贷款陷阱多,不要通过不明链接或非正规渠道下载借贷软件,不要相信弹窗广告,不要相信陌生网友的推荐。
(3)平台投资。平台投资要选择正规平台,投资期货选择国家认定的期货投资平台,不轻信所谓专家的推荐,不参与虚拟币投资。
(4)网络赌博。网络赌博是赌博的网络形态,赌博是违法行为,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都不要参与赌博,对以刷单名义或投资名义进入赌博网站要求赌大小、赌单双的,一律不投钱。
(5)冒充熟人领导诈骗。对自称熟人或领导要借钱周转或临时借用的,一定要当面核实或通过我们能确认当事人真实使用的手机号码确认真实身份,不确定对方真实身份的,一律不要汇款转账。
(6)冒充客服购物退款诈骗。接到客服电话或快递电话称购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退款或快递丢失赔偿的,一定通过正规网购平台、快递公司联系方式(如官方认证电话或网购平台内置聊天软件)进行确认。
2、从日常生活预防
(1)陌生电话不接听,短信不轻信,陌生链接不点击。
(2)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网上下载注册不明来源的APP,不浏览不文明不健康的网站,不在陌生网站、APP填写个人信息。
(3)不轻信高额返利,不贪图蝇头小利。
(4)公检法不会网上办案,更不会通过网络向本人发布逮捕令、通缉令,更没有所谓“安全账户”。
(5)不向不明身份的人或账户汇款,转账汇款要谨慎。
(6)不能确定是否为电信网络诈骗,及时拨打96110。
(7)提高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关注公安部反电诈中心公众号,学习最新的防诈识骗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