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常见毒品种类有哪些?
吗啡,鸦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比鸦片容易成瘾,会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为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海洛因,俗称白粉,由吗啡加工制作而成,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冰毒,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冰毒精神依赖性极强,是目前我国危害最大的合成毒品。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K粉(氯胺酮),分离性麻醉剂。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产生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幻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损害。此外,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的K粉,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有“迷奸粉”之称。
大麻,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和妄想,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摇头丸,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因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MDMA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异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同时,在幻觉作用下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三唑仑,强致幻药,服用后会产生幻视、幻听和幻觉,出现惊惶失措、行为失控等精神错乱症状。同时导致失去方向感、辨别距离和时间的能力,进而导致身体严重受伤和死亡。
可卡因,古柯叶中提取的白色晶状生物碱,能加强人体内化学物质的活性,刺激大脑皮层,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健谈,有攻击倾向,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麻古,一种冰毒片剂,外观与摇头丸相似,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三、毒品有哪些危害?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四、如何做到青少年毒品预防?
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大多数有过吸毒经历的人都是在朋友的影响下走上了吸毒之路,有的是因为无知,轻信“吸几口不上瘾”的谎话,有的是听信了“吸毒可以减肥”的说法,有的是盲目交友,根本没有想到朋友递来的烟里酒里含有毒品,还有就是盲目追求时尚与新奇,不计后果,不顾家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 以身作则,远离毒品,在孩子面前做榜样。
2. 家长要学习、了解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知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教师。
3. 做孩子的朋友,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消除孩子的不良情绪,随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 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 发现孩子长时间停留在网吧、KTV、酒吧等娱乐场所时,应及时教育纠正。
6. 教育孩子谨慎交友,学会自我保护,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在公共场合注意自身安全。
7. 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有异常表现,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