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财政局局长 皮殿飞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灵璧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积极应对经济形势新变化,克难奋进,
较好地完成了财政收支预算,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5306万元,占预算100.1%,同比(下同)增长10.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053万元,占预算101.8%,增长9.8%;中央级收入48354万元,占预算82.8%,下降4.7%;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完成7899万元,增收5349万元,增长209.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053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53251万元、省转贷债券收入594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14万元、调入资金1200万元、上年结转3220万元,地方级总收入600082万元;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92399万元(预计,下同),同比减支24316万元,下降3.9%(因新农合资金市级统筹,不列入县级支出),加上解支出359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75万元,总支出59837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1712万元。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809万元,占预算85%,增长2.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995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53251万元、省转贷资金5944万元、调入资金12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14万元、上年结余692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047万元,县本级总收入559543万元;2020年度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4235万元,同比减支24789万元,减少4.3%,加上解支出3596万元,总支出55783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712万元。
我县上级转移支付情况。省对县本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53251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42990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3343万元。总体上看,我县获得转移支付资金量较大,增长较快,总量上低于墉桥、萧县,高于砀山、泗县。
政府债务情况。至2020年底,我县政府性存量债务余额为630088万元,较省政府核定的我县债务限额698025万元低67937万元。当年新增政府债券111544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5944万元,专项债券105600万元。2020年我县政府债务率60%、新增债务率17.7%、逾期债务率0%,均低于风险警戒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301944万元,占预算的147%,比上年减少42629万元,减少12.3%,加上级补助收入22562万元,上年结转2134万元,调入资金1421万元,省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560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433661万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89055万元,比上年减少48862万元)。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43088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78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2709万元,完成预算102%;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2993万元,完成预算104%,本年收支结余1971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29866万元。(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由市财政局向市人大报告,为避免汇报重复,市级财政要求这五个险种预决算情况不再单独向县人大汇报。)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国有企业发展支出,收支平衡。
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均为预计数,在决算编制完成后,还会有所变化。
(五)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研判当前财政运行新形势新要求,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财政安全平稳运行,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制定了《保基本民生工作方案》、《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全面细化工作任务。强化预算管理,加强库款调度,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同级自有财力,实时监测库款运行情况,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民生工程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兑现全县职工一次性奖励,增强基本民生、基层运转保障能力。积极落实中央直达资金惠企利民政策,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恢复提供了资金支持。
2、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强化脱贫力量保障
截止目前,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8202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27939万元(县本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8838万元,比上年增列专项扶贫资金2488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6.8%)。2020年清理收回可统筹的财政存量资金350万元,安排用于脱贫攻坚资金280万元,占可统筹资金80%。
3、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着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利益问题,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今年民生工程计划投入资金23.79亿元,截至目前,到位资金24.15亿元,拨付22.63亿元,拨付率94%,支出资金22.45亿元,支出率94%。
4、规范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坚持开好“前门”,严堵“后门”,疏堵结合,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积极化解到期债务,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2020年申请债券资金11.2亿元,化解到期债务24.3亿元,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获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作出积极贡献。
5、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统筹安排财力,及时拨付儒特实业、宿州顺通轴承钢管、唯丽格红木家具、攀望科技、百通达科技、成达生物质、甬灵达7家企业奖补资金1523万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及时拨付安徽康美达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侯王面业有限公司、安徽攀望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笑果农牧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疫情防控重点企业贷款贴息41.1万元,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免收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或产权为行政性单位房产的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房租、摊位费3个月。对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予以展期或续贷。推广“税融通”、“过桥贷”等信贷产品,截至11月30日底已实现税融通授信额度6555万元,发放过桥资金5534万元。加大融资担保力度,扩大新型银证担业务,实现银政担融资49615万元。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已为267家中小企业发放429笔贷款19.67亿元;对24家中小企业办理展期2.48亿元;为43家中小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2.04亿元;为80家中小企业减少担保费用128.35万元。
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我县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们将继续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积极构建现代财政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建设美好灵璧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中央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200万元,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820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82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8235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75万元、上年结余1712万元,调入资金13000万元,地方级总收入440257万元;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0257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6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中央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926万元,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773万元。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773万元,加上级各项补助收入28235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75万元、上年结余1712万元,调入资金13000万元,县本级总收入425210万元,安排当年支出425210万元,保持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74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0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439万元、城市污水处理费1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万元、上年结余278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07400万元,保持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 59741万元,预算支出34890万元,收支结余2485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53685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企业共9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万元, 收支平衡。
(五)2021年工作谋划
2021年,我们将聚焦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充分发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我县民生事业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创灵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贯彻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先预算后支出”,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特别是压减低效无效、标准过高的支出和非必须的项目支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将节省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民生、支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完善民生保障机制,精心实施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把保障全县重点工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发挥民生工程的社会效益。
三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继续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统筹相关转移支付;继续推进涉农涉贫资金整合,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检查;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扶贫资金支出进度,督促主管局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现有资金支持多种方式扶贫脱贫,积极稳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培育壮大贫困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
四是积极纾困民营企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减少担保费用,积极开展“税融通”、“过桥贷”、“银证担”等业务,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并将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纳入金融机构年度考核。强化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有效化解非法集资增长势头,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有序推动相关银行各项不良指标化解工作,积极开展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代偿清收工作。坚持“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引导各承贷银行、配合县扶贫局金融服务中心做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大力推广“一自三合”,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促进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作用。
五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强化绩效理念,加速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完善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快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与预算调整、改进管理、完善政策挂钩机制,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使宝贵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六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切实严肃财经纪律。深入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财经纪律专项检查,加强财政资金尤其是重大民生工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管,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积极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资金监管程序,强化对财政业务及管理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
各位代表!
2021年,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提质增效、可持续,财政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下,落实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县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不断提升财政服务和保障水平,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实现我县财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