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委承办县第十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议案(建议)3件;承办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6件。现将县卫健委就县第十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议案(建议)和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办理质量
长期以来,县卫健委党组高度重视县人大、政协提案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始终认为人大和政协代表的建议既是对卫生健康工作的监督和鞭策,又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是改进工作不足,提升工作水平有力措施,对全县卫生健康工作顺利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县人大议案(建议)和县政协委员会提案交办以来,我委立即召开班子会,成立办理领导小组,专门研究部署提案、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落实办理单位和人员,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办理目标和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制,增强办理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提案、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认真研判提案、议案(建议)内容。在接到县提案、议案(建议)后,首先,由委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读提案、议案(建议)内容,作出具体承办批示,交办公室根据批示意见和提案、议案(建议)涉及的内容,分发到相关股室、下属单位办理。
二是强化分工负责,落实承办责任。各相关股室(单位)接到提案、议案(建议)后,安排专门承办人员查找有关资料,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可靠数据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作出答复。
三是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办理质量。答复前,相关材料由分管领导根据答复内容进行严格把关,最后由委主任审定,签发回复文件,以确保提案、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同时,明确专人对提案、议案(建议)涉及的问题督促相关股室及时整改并落实,不能及时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
二、加强对提案、议案(建议)的研判,深入调查研究,精准办理
本次人大和政协会议对我县医疗卫生健康工作提出的提案、议案(建议)共9件(其中人大议案、建议3件,政协提案6件)。接到提案、议案(建议)以后,县卫健委党组数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议进行讨论,安排部署相关人员对数据资料的查找,专题调研及座谈工作。具体提案、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如下:
(一)恳请灵璧县人民政府讨论灵城镇卫生院整体搬迁的议案(人大第1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李栋
承办股室:重点项目办公室
联 系 人:韩涛 0557-6888077
2、办理情况
一是根据县政府会议纪要,县医院和分院合并,分院面临拆迁。根据全县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县医院老院区对分院拆迁后进行安置,妥善解决二院长期遗留的问题。
二是县中医院计划下半年进行整体搬迁。新院区位于开发区东南部,远离居民区,不方便群众看病就诊。新中医院搬迁后,老院区进行维修,作为中医院的门诊部,为城区群众看中医提供方便,起到过渡作用。
三是鉴于灵城日益发展规模,灵城镇卫生院已经不能满足灵城居民看病就诊、预防保健、接种防疫的需要,卫健委已将灵城镇卫生院纳入建设规划,待灵城镇政府选址符合国土规划后,我委积极申报灵城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申请专项债资金,按项目建设程序快速推进,确保城区建设一家标准化二级综合医院。
(二)关于冯庙镇张集街卫生室的建立提议(人大第31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李 栋
张树武
承办股室:基层卫生健康股
规划财务股
联 系 人:张振宇 0557-6031866
朱 波 0557-6031780
2、办理情况
根据张集村辖区服务人口情况,已在张集村唐圩庄设立卫生室,距离张集街1.5公里,2010年民生工程项目,120平方米,六室分开,4名工作人员,3人具有医务人员资质,能够满足张集群众看病及预防保健需求。
(三)关于二级以上医院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建议(人大第41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吕耀銮
承办股室:医政药政股
联 系 人:朱树龙 0557-6081745
2、办理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二是加强人员管理。严格要求医务人员遵守行业规范,恪守医德,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使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合理诊疗,因病施治。
三是加强纪律保障。卫健委行政执法监督部门不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检查,严禁对患者实施过度医疗,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四是严肃责任追究。对损害群众利益,“微腐败”、滥检查、乱收费等过度医疗行为作为进行专项整治,一经发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政协第2020102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李 栋
张树武
承办股室:基层卫生健康股
科教宣传股
联 系 人:张振宇 0557-6031866
张海峰 0557-6036495
2、办理情况
一是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国家为了让每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医疗服务,2009年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现在55元。重点做好: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每年要提供12种健康教育资料;2、乡镇卫生院每年要播放6种音像资料;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设置2平米的宣传栏且每2个月要更换一次;4乡镇卫生院每年要开展9次以上的健康主题日宣传活动;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每2个月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活动;6、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开展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
二是加强督查考核
县卫健委组织专业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县疾控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对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三是通过“健康灵璧”“灵璧疾控”微信平台等新型媒体传播健康知识,科学有序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并做好效果评价
县疾控中心通过制作三个宣传视频和微信抢红包活动促进健康教育的开展。
四是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开展传统与新型传播形式相结合群众喜爱的宣传活动,让老百姓喜欢听,喜欢看。
(五)关于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的建议(政协第2020103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李 栋
承办股室:基层卫生健康股
联 系 人:张振宇 0557-6031866
2、办理情况
(1)加大投入,完善服务设施
围绕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的基本医疗保障标准要求,稳步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全县19个乡镇,1个开发区,所辖21个卫生院和1个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310个行政村和社区,目前已经设立的村卫生室有3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个,各行政村卫生室已全覆盖,有合格村医1142人。
(2)严格标准,提升村室水平
按照新室10室一场的标准、旧室6室分开的标准,对于新旧村卫生室从室内设施配备、室内标准化建设、室外墙体、院落、公示栏进行整体改造,对需要更换的电脑、桌椅、输液椅、床单元、档案柜、操作台、药品柜等物品进行更换配置,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3)狠抓落实,坚持有效推进
县卫健委将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列入健康扶贫工程和重点民生工程项目进行实施,每年积极争取项目,新建一批村卫生室,不断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
(六)关于抓住发展机遇迅速提高我县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建议(政协第2020104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侯 飞
承办股室:中医股
联 系 人:吴迎春 0557-6082375
2、办理情况
(1)迅速进行县中医医院的整体搬迁。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土建工程已完工,装饰装修工程已完成80%,预计下半年即可实现搬迁。
(2)做好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工作的通知》(中医药服务秘〔2016〕5号)规定,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实行备案管理。县中医医院目前已有2人备案中医师承,建立师承学习关系,传承“师带徒”工作。鼓励有中医志向的青年与中医院老中医建立师承关系,传承老中医的经验和医术。
(3)不拘一格用好中医药人才。根据《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核合格者,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然后向县卫健委申请注册,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即可执业。 对民间医术高超且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的,县中医医院可以特聘。
(4)做好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工作。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宣传力度,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安排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广泛布置中医药宣传海报、宣传栏。鼓励养生馆依法开展中医保健技术、饮食行业发掘中医药养生饮食文化、群众在广场开展中医传统锻炼项目。
(5)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目前,我县共有中医医院2家,其中公立二级中医医院1家,社会办一级中医院1家;设有中医科室的综合医院8个;全县22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5所村卫生室均注册登记了中医科,已建成中医馆的17家,到2022年,全部建成中医馆。同时,对乡村两级中医药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对社会力量举办只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中医诊所、门诊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依法实行备案制管理,在全县原已审批9家中医诊所、2家中西医结合住所的基础上,新备案4家中医诊所。中医药服务体系正逐步完善。
(七)关于加快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建议(政协第2020105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侯 飞
吕耀銮
承办股室:人事股
医政药政股
联 系 人:张艳婷 0557-6082284
朱树龙 0557-6081745
2、办理情况
一、关于县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医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灵璧县人民医院现有编制数547,其中自建池360,周转池187。自建池原有编制人员298人,周转池编制人员102人,另有编外人员465人。自建池空余编制62,周转池空编85。县医院床位编制数500,实际开放床位数811。灵璧县中医医院现有编制数80,现有在编人员73人,空编7人。中医院床位编制数100,实际开放床位数100。两家公立医院编制数均为少量空缺。
灵璧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灵璧县卫生健康人才和专科建设“511”计划》,县卫健委配套实施《灵璧县卫健系统2020年度人才引进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引进人才政策:(一)全职引进的博士、正高职称人才,硕士、副高职称人才,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分别给予每人6万、3万元的工作补贴;(二)全职引进的博士、正高职称人才,副高职称人才,硕士,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分别给予最高每人15万、6万、3万元的安家补贴;(三)前两项中所涉及的补贴,在各类优秀人才工作满3年后,经评审合格,给予一次性补贴;(四)对柔性引进领军人才或由公立医院支付柔性合作费20万元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实际工作时间,由县财政给予每人每月0.6万至1.2万元生活及交通补贴。通过柔性方式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由县财政给予最高30万元资助。按照《宿州市“十百千万”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规定,落实引进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
在引进来、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重视现有人才培养。2019年,我县共有125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111名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20人取得副主任资格,1人取得主任医师资格。其中,县医院共有62名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11人取得副主任资格,1人取得主任医师资格。
二、关于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和技术处于低水平的问题。
一是省市加大医疗质量管理。省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大对县级医疗质量管理,省临床路径管理中心定期督查检查,及时跟踪问效。
二是通过对口帮扶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为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自2015年以来,国家安排了上海长征医院和蚌医二附院、市级安排了皖北煤电集团医院对口帮扶灵璧县人民医院,省级自2018年安排了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口帮扶灵璧县中医医院。通过带教查房、举办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病理管理等措施,帮助受授医院培养骨干医师,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医疗新技术,建设重点科室并加强科室管理,规范病历书等,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
三是加强信息化和科室规范化建设。灵璧县人民医院加大信息化建设,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加大用信息手段来管理医疗质量,用远程会诊来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水平,助力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三、关于医师缺少系统规范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的问题。
县卫健委积极做好外出进修学习管理工作,提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卫生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医院良性发展。2019年,县卫健委组织110人参加县级医疗卫生人才能力培训,派出52人参加市级医疗卫生人才能力培训。2020年1月,县卫健委制定《灵璧县卫健系统2020年度外出学习进修计划》,2020年,派出10名医师参加市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学习相关经费专款专用,同时保障他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按时发放,解决培训人员后顾之忧,确保他们按时高质完成相关培训任务。
(八)关于加强乡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的建议(政协第2020106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李栋
承办股室:重点项目办公室
联 系 人:韩涛 0557-6888077
2、办理情况
一、在基础设施上按标准化建设
近3年来新建村卫生室91所,全部按照建设面积200平方米,10室一场九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旧村卫生室的建设面积全部在100-120平方米,六室分开,完全符合国家关于村卫生室设置不低于60平方米、四室分开的建设标准。2020年5-6月份我们又对全县所有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投入资金670余万元,从室内设施配备、室内标准化建设、室外墙体、院落、公示栏进行整体改造,对需要更换的电脑、桌椅、输液椅、床单元、档案柜、操作台、药品柜等物品进行更换配置。
二、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因地适宜
一是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2020年5月7日-21日,县卫健委组织软件工程师对各乡镇卫生院和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村级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系统、健康一体机使用等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使用,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现场教学培训。5月25日,又开展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管理员培训会,对LIS系统、公卫服务“两卡制”系统、健康一体机的操作使用、设备维护保养、注意事项,智医助理系统、新版灵璧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系统等使用管理、维护等进行培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和卫生健康服务深度融合。2020年5月分两期,卫健委举办乡村医生专项技能培训班,对188人系统培训了家庭医生签约知识、基本公卫知识、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内容。5月28日又邀请上海长征医院4位专家开展了线上培训,提高了基层医务者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能力。二是加大智医助理使用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能力和工作效率,加强智医助理等信息化的使用培训。自5月6日开始,我委信息化建设人员带晶奇、HS系统公司的工程师到每个乡镇开展现场培训,对农合结报、健康一体机使用、智医助理系统使用、两卡制使用、基本公卫系统的使用等开展培训,提升乡村医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三是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专项整治活动。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行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三、在健康服务上突出为民务实
认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政府出资500余万元,为全县所有的村室(站)配备了第三代“健康一体机”和两卡制终端机,为签约服务开展夯实了基础。优化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083人,其中县级118人、镇级345人、村级620人。举办家庭医生签约业务培训班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
县卫健委还将继续加大基础投入、增强服务内涵,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为基层群众的健康全力护航!
(九)关于加强孳生地治理推进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建议(政协第2020117号)。
1、本议案卫健委分管领导、具体承办股室及联系人:
分管领导:吕耀銮
承办股室:爱卫办
联 系 人:朱彬 0557-6081744
2、办理情况
一、明确责任,县城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一是通过开展的病媒生物防制,积极采取全方位的综合防控与农贸市场、“六小单位”等重点难点专项整治紧密结合,做到群防群控,物理消杀与化学消杀紧密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加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加强协调,做好河流、小型积水、垃圾、厕所等各类孳生环境的治理
制定的《灵璧县孳生地调查方案》,相关企业在每年5月、9月各组织开展一次孳生地集中调查与治理活动,对蚊类孳生地(景观水体、沟渠、大型地面积水、河流、废旧轮胎集中地、建筑(拆迁)工地、池塘、排水井、绿地中的积水容器)、蝇类孳生地(垃圾投放点、垃圾中转站、公厕、农贸市场)进行专项消杀。灵璧县爱卫办建立起孳生地台账,能够清晰的反映灵璧县建成区病媒生物孳生地情况。
三、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巩固卫生创建成果
有效治理了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同时完善消杀记录,“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灵璧县人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集中整治,全面突破
积极配合城管、食药、住建、各社区(物业)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小食品店、“六小行业”、社区等地综合病媒生物整治行动,彻底改善存在脏、乱、差等环境卫生状况的区域,清除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完善防鼠防蝇设施。
三、在工作中存在不足
2020年度我委承办县人大、政协有关议案(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办理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单位给人大、政协代表的正式答复,往往对以往做法、过去取得的成效叙述较多,对办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新举措、新办法和取得的新成效体现较少,办理和答复的针对性不够强。二是办理的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承办股室等到正式书面答复后才与代表人见面,忽视了办理过程中及时征询意见。三是办理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议案(建议)办理过程中,对一些难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尚未取得明显突破和应有实效,有些问题因受政策规定、财力状况、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目前还不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所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四、今后办理工作思路
在今后的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和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我委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拓宽思路,创新机制,认真落实,努力提高办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是依法办理,加强办理的规范性。认真组织学习办理工作的规定和程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加办理工作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积极推进办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拓宽思路,增强办理的深入性。对县人大和政协代表反映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三是跟踪落实,保持办理的连续性。对一些办理难度大,不能在代表要求时限内办结的议案和建议,我委将继续做好办理工作“回头看”,凡是未办结的,实行滚动办、连续办、系统办,提高办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