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浍沟镇 > 政策文件
浏览量:  【字体:   】

《浍沟镇2022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灵璧县浍沟镇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09-20 14:36 责任编辑:浍沟镇政务公开

为切实做好我2021年秸秆禁烧工作,有效控制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废弃物露天焚烧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规定,按照县灵禁烧办2022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助力乡村振兴,按照“疏堵并举、以疏为主、标本兼治”的要求,坚持“县统筹、负责、村为主体”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禁烧部署,强化秸秆禁烧全年常态化管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圆满完成2022秋季禁烧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目标

在全范围内全面实行秸秆禁烧,进一步巩固秸秆禁烧工作成效,严防露天焚烧秸秆反弹,确保“零火点”和不误农时的工作目标。严禁将秸秆乱堆乱放、抛洒在河流沟渠内,确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染一条河流农村环境整洁有序”,实现“全面禁烧、全年禁烧、全域禁烧”。 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全面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二、 工作步骤

2022 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从 9 月 20日开始至 11 月 25 日结束,分宣传发动、全面禁烧、考核验收三个阶段

(一)集中宣传准备阶段(9 20 日至 9 25 。全面召开季秸秆禁烧工作动员会,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1、制定禁烧方案。各村及时传达镇动员会议精神,结合本村实际制定2022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全村秋季禁烧工作动员大会,根据本村实际划片包干,实行网格化管理,画出每个责任区、明确包保责任人、标注编号,形成村禁烧网格化包保作战图,挂图作战。25日前将方案、领导小组、网格化管理作战图以及应急小分队人员名单报镇禁烧办公室。同时准备好宣传条幅、巡逻队袖章,印制宣传车贴。

2、营造宣传氛围。各村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微信群横幅、条幅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掀起秸秆禁烧宣传攻势(每个村在村部、交通要道悬挂5幅以上宣传横幅)。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高频率的禁烧宣传格局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漏死角、不留盲点扩大秸秆禁烧意义的知晓率。禁烧宣传要贯穿秋季秸秆禁烧全过程,特别要加强秋季秸秆全面禁 烧前期和全面禁烧结束后冬季禁烧宣传工作,严防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前移或后置”。

3、农业机械准备。各村要准备充足的收割机械及时抢收,以及打捆机还田机,精心组织布点,尽量扩大机械保有量,由村书记负责落实。

4、消防器械准备。我镇将准备洒水车、消防车各一辆,同时各村要准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及灭火设备,防止机械自燃等意外火灾发生。

(二)全面禁烧阶段(9 26 日至 11 20 )。

禁烧期间,各村、各包保人员要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到岗到位,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集中力量、分片包干、压实责任,全力抓好秸秆禁烧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全面杜绝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等现象发生

1、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引导群众全面实施秸秆离田和还田,及时科学安排调度机械

2、要加大巡逻力度,严防不法分子纵火或意外失火。

3、所有参与禁烧人员要将秸秆禁烧作为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坚守岗位,全面落实镇党委、政府秸秆禁烧工作部署。

4、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带头禁烧。镇村干部要深入秸秆禁烧第一线,分片包干,明确地块,压实责任,坚决杜绝焚烧现象。

(三)考核验收阶段(11 21 日至 11 25 )。季秸秆禁烧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全面总结,各村要对区域内田间地头、沟渠河道秸秆进行清理,确保全部离田。全面做好县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对镇考核验收工作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包保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责任体系,坚持“县督导、负责、村落实、组管片、户联防”的禁烧工作网格化包保机制镇村包保人员为直接责任人,负责所包保村秸秆禁烧各项措施落实工作。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地块的立体包保网络细化网格化管理、实施挂图作战。值守点要合理布设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值守点建设要规范,每个值守点要确保有1个帐篷、1部通讯设备、若干把扫帚和灭火器等灭火工具,一个责任牌,明确值守点负责人、轮值人员名单以及联系方式

全面禁烧期间,包保人员要吃住在村,做好所包保村的全天候巡查督导工作,强化各项禁烧措施的落实,确保将各项禁烧措施落到实处;强化对村包保人员的管理,各村禁烧值守点排好值班表,要确保24小时有人轮班值守,并做到人员值班交接无空当,值班人员不串岗。

)强化分类和源头管控。实施以秸秆打捆离田和还田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个别不具备离田条件秸秆直接还田地块,及时粉碎还田不留焚烧隐患,并引导群众进行深耕、深翻耕作。

)实施禁烧常态化管理。坚持全面禁烧日常管理相结合,严禁露天焚烧秸秆、落叶、垃圾荒草固体废弃物等;严禁向田间地头、坟头、沟渠河道、林地路边等场所丢弃、抛洒和随意堆放农作物秸秆。

)实行保证金制度。镇党委书记、镇长、派出所所长缴纳季秸秆禁烧工作个人保证金1,其他镇党政班子成员及四级主任科员以上干部(联系村领导),每人缴纳季秸秆禁烧工作个人保证金0.5万元所交个人保证金,于101日前汇缴后统一缴纳到县财政局。村书记每人缴纳2000元保证金,于101日前缴纳到镇财政所禁烧保证金专户。已经缴纳“强担当、走基层、解民忧”工作保证进的不再重复缴纳。对于没有发生一起焚烧事件,结合信访工作,全面完成目标的村,退还相关人员保证金,按照所缴纳保证金一定比例奖励秸秆禁烧有功人员。

)规范秸秆收储。全面落实秸秆离田集中堆放制度,要采取有力措施,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完善秸秆打捆离田的“收储运”体系,做到离田、离路、离林、离河(沟渠)和集中堆放,同步做好田埂荒草清理。各村要根据需要,合理布设秸秆集中收储和临时堆放点,整洁有序堆放离田秸秆,原则上秸秆不入村,确需入村堆放的,由村委会组织设置堆放点堆放,禁止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收储点的设置必须经过镇政府规划审批,严禁自行设点,占用基本农田作为临时堆放场所的,需到土地部门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秸秆收储点要选择地势较高、交通便利、远离村庄、远离高压线、有充足的消防水源的村外场地,要设置警示牌,配备必要的灭火设施和器材,严格落实防火措施,安排专人严加看管,对进入收储场所的机械要严格检查,彻底消除火灾隐患。要严格落实秸秆收储场所防火责任制,明确行政包保责任和企业组织的主体责任,因秸秆收储点设置不科学合理、作业管理不规范、防火设施设备不充分完备、各环节防火措施和制度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火灾事故发生的,一律分别追究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强化应急处置。每个村要准备台安装旋耕耙的大型旋耕机械,落实驾驶人员。应急小分队要实行全天候驻守、巡查和值班,通过监控点、流动哨,包保到户、到地块等方式,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第一时间发现,及时灭火处置,同时立即将火情报告镇政府。

严明工作纪律,严肃督查问责。

在禁烧工作期间,全镇广大禁烧干部禁止饮酒,一经查实,将给予免职处理;不得擅自离岗休;若因事需外出,须向镇党委书记请假,准假后方可外出。对在督查中发现相关禁烧措施未落实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未按期整改到位的,给予要村主要负责人扣罚10%的保证金处理。督查再发现仍未整改的,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同时扣罚所在包保领导个人缴纳的季秸秆禁烧工作保证金 10%。对在督查中发现村未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相关措施要求,存在焚烧隐患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限期不改的,给予包村干部、村主要负责人扣罚 10%的保证金处理,再次督查发现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包村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造成影响的给予免职处理。

派出所全体人员在秸秆禁烧期间,要坚持在岗在位,积极履职尽责,凡对发生卫星监测和省、市、县督查通报的火点不能及时查明原因或对恶意纵火行为打击不力、不能及时破案的,每次给予派出所所长扣罚10%保证金处理,同时视情况上报县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或免职处理。

(八)严格兑现奖惩。1.兑现保证金制度。对卫星监测和省、市督查通报发生火点的相关人员扣除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个人缴纳的保证金,并重新按照原缴纳数额缴纳保证金(不重新缴纳的将不再纳入季秸秆禁烧工作保证金管理)。 对于在督查中发现的火点,视扑救是否及时过火面积大小造成的影响程度等情况,按照一定比例扣罚相关人员季秸秆禁烧工作个人缴纳的保证金。根据卫星监测和省、市、县督查通报情况,对发生“第一把”火的所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免职处理或依法罢免,包村干部一年内不提拔、不进一步使用,火点所在村两委工作由镇指定人员主持。“第一把”火后再出现火点的,将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加重处理。2.经费保障。2022年秋季,每村给予 0.4 万元秋季秸秆禁烧专项工作经费,由镇统一调配使用。

)加大巡查监管执法力度。镇派出所要与各村建立巡查联动机制,严格执行焚烧秸秆黑斑倒查制度田主责任追究制度。对蓄意露天焚烧秸秆和拒绝、阻碍秸秆禁烧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对恶意纵火的相关责任人,依法快速严查重处;对暴力抗法、焚烧情节严重,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镇各村、广大干部,要严格按照秋季禁烧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秸秆禁烧,圆满完成2022年秸秆禁烧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