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浍沟镇 > 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量:  【字体:   】

2012年浍沟镇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灵璧县信息公开网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2-03-02 00:00 责任编辑:灵璧县浍沟镇

                                   ---2012年2月22日在浍沟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镇长    单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浍沟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团结依靠全镇人民群众,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全镇社会大局稳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全镇经济稳步增长。五年来,全镇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与2006年相比,2011年,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15 万元,年均增长32%;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62.6万元,年均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650万元,年均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418元,比2006年增长1780元。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五年来,粮食生产克服了洪涝灾害、旱灾的影响,连年丰产;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林业生产继续保持全县领先。     

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五年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610万元,完成南部8个村3.5万亩土地整治,已初步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沟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新修水泥面9.7公里、砂石路面6.2公里,新建和维修桥梁428座,打机井230眼。项目区中沟、路、桥梁、井得到了合理配套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完成张时、李宅两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五年来,新建二王排灌站、许闸排灌站2座;维修了红旗、福利、大庄排灌站3座;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加大道路设施投入,五年来,全镇共修“村村通”水泥路70公里,实现通村公路的全覆盖;县道047全线贯通;车李大桥、龙潭大桥安全通车,全镇交通状况空前改善。

建成镇卫生院门诊及病房大楼、财政所办公楼、计生服务所办公楼、15个村级组织阵地、村级卫生室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五年来,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尺,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全力做好惠民实事,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和资金,严格程序、及时办理,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补贴类12项按时序发放到户。工程类项目有6项:完成15个村的农家书屋工程和25户沼气工程;校舍安全加固工程10项,重建工程6项;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留守儿童之家7个;投资200万元彭黄、马庄两个村140户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已完工;投资180万元14个村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完工并通过验收。

    马庄、车李、郭许、吕解、彭黄等村饮水工程实施完毕。

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安全饮水问题。五年来,全镇纳入五保户供养306人(其中入院45人),低保户供养1313户1974人,落实大病医疗救助613人。建成1500平方米敬老院1所。计划生育奖扶兑现71人,计奖2272万元,二女户结扎计奖励53人,15.9万元,更多的群众享受了中央的优惠政策和发展的成果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撤并6所小学,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和实施教育危改项目,完成了11所小学的校舍危改工程,有效改善了教学条件。五年来,全镇新建小学办公楼11座,学生寄宿楼2座,学校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展教育化债资金98万元。

    2、公共卫生和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年均参合率达到94%以上。

    3、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统筹协调解决人口问题。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政策符合率达到85.3%。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坚持信访接待日、领导包案责任制等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集中开展平安创建、“五五”普法、“严打”整治、禁毒、反邪教等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体制,为加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政府政务进一步公开,深入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镇、村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村“两委”换届,加强了对镇机关干部及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从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依法监督和人民代表的民主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及时办理人大议案,加强整改意见落实,扎实推进为人民服务的“实事工程”。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争取水利投资565万元,完成许闸治理片工程,配套桥梁199座,新建许闸排灌站1座,装机2台套,新打机井91眼,老井恢复38眼,机井配套129台套,修砂石路3.7公里。集镇建设投入加大,编制《浍沟镇2011—2030年整体规划》;投资220万元修铺了浍沟南街;投资50万元对302省道浍沟东西主街安装50盏路灯。集中组织开展了“大拆违”活动,总拆违373个,总面积4720m2,改变了长期以来骑路逢集,交通堵塞的脏、乱、差现象,集镇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彭黄、马庄两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开展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收取参保资金240万,兑现发放养老保险金3568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结构优化、经济增长的五年。五年以来,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支持下,全镇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浍沟镇人民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镇人民、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浍沟镇事业发展进步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征途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镇域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特别是工业、商贸流通业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欠帐,农村道路建设质量不高、管护不善的矛盾仍然突出,水利设施体系急需完善,农业抗风险的能力急需加强;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导致的信访案件、纠纷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四是部分社会群体年老多病、积贫积弱的现象长期存在,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五是部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政风、行风还有待改善。特别是去年党委政府承诺的六件实事尚有一件(南大街下水道工程)没有完成。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发展中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办法、统筹的思路,主动应对,攻坚克难,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挑战中寻求动力,在竞争中争取优势,努力实现浍沟经济社会更新、更快、更大的发展。

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的“1356”行动计划,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优化结构、创新机制、以人为本、快速增收的原则,抓好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集镇建设四个重点,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城镇化建设,确保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建设,充分调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动浍沟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未来五年工作的发展目标是: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亿元,年均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70元,年均增长1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政策符合率确保达到86%以上。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遵循上述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保证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产量的同时,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在加快发展扩大规模上下功夫。积极培植发展特色养殖。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壮大特色农业。

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村庄道路、农田林网、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业发展技术支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要积极争取项目,发挥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全力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企业排忧解难,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夯实经济社会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好扶贫各类项目,做好彭黄、郭许、车李三个村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

三、靓化集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实施《浍沟镇2011—2030年整体规划》,拉开集镇建设框架,在功能完善和基础设施配套上求突破,全面提升集镇水平,突显集镇聚集效应。按照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富浍商贸城”建设,逐步实施大闸新区开发、针织厂、大礼堂闲置土地开发和浍沟东大街开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使集镇面貌得到彻底改观,发挥集镇对经济发展的聚集和带动功能,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进一步加大集镇规划管理力度,落实好《城乡规划法》,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严格建房审批手续。加强集镇主干道两旁的房屋建设管理力度,坚决拆除违章建筑,提高全镇的建筑水平。杜绝占道经营、店外店经营、无固定场所经营现象。

四、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在彭黄新村、马庄腾耀新居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推动申村百合新居建设,以带动其他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优先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两基”成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落实教育布局调整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完善以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和监控,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巩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成果,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严格执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好镇综合文化站,建立和完善村级农民文化场所,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镇群众的文化素养;开展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抓好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技术示范推广;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保证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高度关注民生,严格落实低保、新农保、医疗救助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加大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救助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着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责任目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良好政府形象和过硬的政府作风,引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确保各项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完善政府内部机构运行机制,努力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政府职能定位,着力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

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深化效能建设、严格行政问责,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执行力。坚持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切实加大奖优、罚劣、治庸力度,全面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解决问题。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和提案,主动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

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政策,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制,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强化“无功就是过,从政必有为”的理念,以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执政能力为着眼点,推行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对年度重点工作、民生实事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工作落实,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本领过硬、作风扎实、人民满意的队伍。

 

四、201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为着力点,抓住一切有利条件乘势而上,奋力赶超,推动浍沟镇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财政收入力争完成354万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19018万元,增长5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6000万元,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94元,增长1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86%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2012年我们将结合镇情,突出重点,克难攻坚,坚定不移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三农”工作,全面提高全镇综合实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涉农建设项目,在农田水利、村庄道路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动申村百合新居建设。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产业的的培育和科技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二、抓好民生工程,落实惠民政策

    继续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努力实现90%的参保率。关注弱势群体,切实抓好救灾救济、农村低保和大病救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保证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生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勤勉敬业,确保完成十件实事

今年,我们在深入推进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本着“普惠、解难、量力、当年”的原则,全力办好十件实事,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1、完成浍沟南北大街1000米路灯亮化工程和主街道(302省道)绿化工程;

2、实施南大街2000米下水道铺设及绿化工程;

3、完成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的建设;

4、实施彭黄新农村二期工程,加宽2000平方米水泥道路;

5、完成马庄腾耀新居14400平方米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

6、启动申村百合新居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完善相关报批手续;

7、完成100亩新型乡村工业园征地报批工作;

8、完成叶赵及省县道两侧2万亩的农用水利治理工程;

9、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浍沟商贸城建设前期工作;

10、完成大礼堂、针织厂的开发建设工作。

四、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构建和谐浍沟

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做好计生工作。对照人口控制目标,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村为主”的推动机制,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整体上水平。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规范化建设。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平安浍沟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畅通信访渠道,推行干部下访制度,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实稳控措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落实责任机制,重点抓好水上交通安全、企业生产安全、学校危房等,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高效作为,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以“社会管理创新年”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着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的监督,定期向人大代表报告工作。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多办暖民心、稳民心、得民心的实事好事。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创建节约型机关,集中财力办实事办好事。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旗帜鲜明地奖勤罚赖,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培养造就为民、务实、清廉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尽快缩小与周边乡镇的差距,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在浍沟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使命,以造福浍沟为己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工作,团结和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主动作为,为实现浍沟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