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密切关注易返贫致贫人口收支变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摸清资产底数,明确管护责任,提高运营水平,确保持续发挥作用。继续用好和拓宽产业项目拉动、扶贫工厂吸纳、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岗位安置等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鼓励“抱团发展”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发展。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用新理念开创新局面,以创新意识招商、以竞进状态招商、以共赢理念招商、以服务姿态招商,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效。
二是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多措并举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加快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三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全力加快全镇工业化进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强力推进工业发展。
(三)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土地有效流转,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打造具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园。全面提高种植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认真推进河湖林长制,加强河湖林保护管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继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这一阵地和平台,打造一批先进文化场所,培养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宣传队伍,增强活动的实用性和感染力,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两室一场”开放力度,促进文化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好志愿者服务活动。继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巩固省文明镇和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全力以赴做好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创建申报工作,挖掘先进,着力培育各类道德模范典型,扩大社会影响面。同时,我镇将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迅速启动龙山渠修复工作,力争古迹古韵完整保留。
(五)全力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严格落实民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水平,构建布局合理、资源优化、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力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数量,切实把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继续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继续发挥镇环保工作站职能,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强化乡镇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做好渔沟镇综合执法大队试点工作,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切实解决权责不清、多头执法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落实群防责任,强化治安巡逻,完善治安防控、事故防范和突发性事件处置等长效机制,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