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大庙镇 > 政策解读
浏览量:  【字体:   】

【部门解读】灵璧县发展改革委关于《灵璧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的文字解读

文章来源:灵璧县大庙镇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2-05 16:34 责任编辑:大庙镇政务公开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各项举措,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任务。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报告。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县两区一基地”战略定位,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拼抢意识、创新思维、实干精神,紧盯“外抓招引、内优环境”一号工程,聚力经济发展“增速争第一、总量争第二、人均争靠前”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县政府工作部署,灵璧县发改委于2024年11月底正式启动2024年计划报告起草工作,抽调委内精干力量组成专班,集中时间起草形成初稿,12月10日发出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建议,对接有关数据、内容和提法,吸纳部分意见建议进行修改。12月19日,形成《报告》讨论稿,于12月20日提请县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1月6日,《报告》经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四、工作目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力争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

五、主要任务

(一)突出规划引领和产业带动,厚植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紧扣国家、省市宏观政策导向和战略布局,启动编制灵璧县“十五五”规划,准确把握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发展目标,积极谋划主要工作任务、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二是加快工业升级增量。深入推进“3133”产业工程,聚焦核心目标,推动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是加快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农业强县,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2亿斤以上。加强特色品牌打造,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持续提升产业规模。

(二)持续扩大高效需求,切实强化动能转换支撑。一是全力稳投资。深化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强化项目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全面梳理在库项目投资余量、建设进度,逐月逐项目推进投资企稳,服务储备项目尽快落地,形成新的增长点;二是持续扩大消费市场。持续提升消费供给,推动翔茂综合体、龙山创鑫广场建成运营。加力做好“两新”工作,继续开展“皖美消费 乐享灵璧”消费促进等系列活动,通过政企联动、企业叠加让利等形式撬动消费市场回暖。

(三)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一是纵深推进重点改革任务。抓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迭代升级,拓宽“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覆盖领域,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行审批新模式;二是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聚焦发展主题,广泛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拓展招商平台,创设招商场景,要优化要素、保障要素、统筹要素、用活要素,建立健全项目评估机制,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决策效能,凝聚合力“大招商”,发挥优势“招大商”。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50个,协议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三是着力加强对接合作,进一步深度融入长三角。加大与沪苏浙地区合作力度,主动承接沪苏浙优质要素溢出和产业转移,积极对接开展多领域多事项合作。深化与杭州临平、芜湖南陵结对合作,加快灵璧-临平合作示范园、灵璧-徐州空港新区省际毗邻区建设。

(四)统筹提升城乡品质,加快形成联动发展格局。一是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实施3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20个小区69公里排水防涝管网建设和改造项目,启动城西片区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二是做美做优生态环境。坚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感。

(五)致力民生事业改善,全面提升高效能治理能力。一是持续改善民生保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快城镇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鼓励返乡创业、人才创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拓展经营性收入来源,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二是持续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加快发展健康灵璧建设,不断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持续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合作,争取打造皖北地区县级医疗合作典范。持续提升托育服务能力。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大殡葬领域项目支持力度;三是统筹做好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将按照《计划报告》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确保高质量完成《计划报告》各项目标任务。

七、解读人及政策咨询服务电话

解读人:翁斯琪

咨询电话:0557-603299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