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灵城镇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浏览量:  【字体:   】

灵城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文章来源:灵璧县灵城镇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3-31 11:13 责任编辑:灵城镇政务公开

2025年灵城镇将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锚定“两县两区一基地”战略定位,乘关怀而奋起、抓机遇而图强,深耕实体经济“主战场”、激活改革创新“动力源”、筑牢平安稳定“压舱石”,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奋进姿态,全力以赴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以上;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动态经济指标位居全县前列。

实现上述目标,既要看到风险和挑战,又要坚定信心和决心。政府工作将始终做到动作上快、措施上准、作风上实,更好实现长期看好、各方说好、日子更好。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锚定发展“主航道”,在转型升级中锻造硬核实力。描摹产业振兴图。立足镇域产业基础,推动特色农产品通过“单品突破-链条延伸-三产融合”递进路径,将小众产业做成富民大文章,形成可复制的特色农业现代化样本。在谋划争取项目上出实招,加大商贸企业培育力度,坚持“抓大扶中育小”并举,预计培育新增限上企业10家、大个体5家。跑出招商加速度。紧紧扭住招商“牛鼻子”、牢牢抓住引资“生命线”,围绕主导产业,不断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为灵城招来一批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推动浙江中碳和、浙江永乐10亿元意向资金落地投产。打造营商新高地。抢抓发展机遇,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盘活土地资源、用活优惠政策、延伸产业链条,在项目用地、融资、审批等方面做好协调服务,让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落实重点项目专人跟进制度,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落实“五个严禁”“八个不得”,让干部服务沉下去,企业发展跑起来。

(二)构建城乡“共同体”,在双向奔赴中奏响和美乐章。乡村振兴提质效。坚决扛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界沟村、亢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发挥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超50%。推动投资860万元的胜利路提标改造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施工。城市更新提活力。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配合实施西凤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区35公里雨污管网提升改造二期、20个小区65公里排水防涝管网建设和改造等项目,启动城西片区更新改造,推进邻里中心项目建设。推进老机械厂改造成特色美食文化街区,打造新的网红打卡点。持续开展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提升行动,预计申报“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2个。推动景和桂花园等4个项目1248套保障性住房交付,开展钟灵大桥连接线、城东棚改、南部开发区低效厂房改造等征收工作。绿色生态提品质。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实行镇域“零火点”,完成午秋两季秸秆综禁和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改造农村户厕400户,以更大力度实现高品质绿色生态环境。加强何山水库建设要素保障,配合开展矿山修复治理,启动凤凰山石质山绿化工程。

(三)抓牢民生“基本盘”,在共建共享中擦亮幸福底色。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加强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完善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理。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整合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实施产业到户项目6个以上,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5年过渡期成效明显、圆满收官。办好民生实事。深入实施“暖民心”30项民生工程,持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全面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加快敬老院升级改造,建立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动居保医保参保扩面,提高居民保障水平。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开展“群众选名医”工作,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做到育儿补贴应发尽发。优化公共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构建普惠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送戏进万村”“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高品质打造温州商城县城核心商圈,提升服务能力和消费带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暖心家园”失独家庭关心关爱项目建设。完善“民声呼应”工作机制,聚焦物业服务、征迁安置等高频事项,畅通反映渠道,推动共性问题有效解决。

(四)织牢平安“防护网”,在标本兼治中守牢安全底线。坚守和谐稳定底线。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紧盯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调处”活动,确保各类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防范、早解决。落实好开门接访、信息预警、应急处置、调度会商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解决群众合理信访诉求。坚守公共安全底线。纵深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排查-整改-再排查-再整改”工作机制,推行案例教育法,加强非煤矿山、工贸企业、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自然灾害防御等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守平安建设底线。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推动民族宗教、舆情引导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网格员管理培训,提升网格员履职能力。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反电诈、禁毒、打击非法金融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提振干事“精气神”,在自我革新中打造模范机关。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全面建立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透明、务实高效型政府。强化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效能,督促全镇党员干部在职有能力、在岗有状态、在位有责任,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混日子干部没市场。以高标准、严要求承接开发区社会事务划转,确保工作衔接不断档、质量不下降,实现平稳过渡。筑牢廉洁底线。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勤俭节约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