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排,现将开发区2023年前三季度省级开发区考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省级开发区考核指标设置情况
根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修订印发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皖发改地区〔2023〕141号),考核内容共含发展实效、质量效益、创新驱动、开放共享、绿色发展、工作创新6项一类指标、26项二类指标,其中8项二类指标为加分项。同时,为体现发展的底线和红线要求,考核体系设置生态环保问题、安全生产事故及其他违纪违法和重大突发事件等减分项指标。对于可量化指标,达到年度发展目标的赋予基本分,超出部分折算为争先分(基本分、争先分权重按6:4确定),定性指标按完成情况打分。
2021年度灵璧经济开发区在全省12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考核中位列111位,2022年度位列94位。
二、前三季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一)发展实效
1.全区经营(销售)收入。1-9月,开发区“四上企业”实现经营收入86.6亿元。(全年任务为112.23亿元)
2.税收收入。1-9月,开发区“四上企业”实现税收收入2.4亿元,此项完不成目标任务。(全年任务为5.1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1-9月,开发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全年任务为45亿元)
4.主导产业集聚度。1-9月,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35.8%。(全年目标任务为35.67%)
(二)质量效益
1.亩均税收。1-9月,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4.51万元/亩,此项指标无法完成目标任务。(全年任务为19.35万元/亩)
2.亩均投资。1-9月,实现亩均工业投资67.3万元/亩。(全年任务为78.69万元/亩)
3.亩均工业经营(销售)收入。1-9月,实现亩均工业经营收入257万元/亩。(全年任务为387.04万元/亩)
4.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月,实现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3万元/人。(全年任务为38.54万元/人)
5.工业用地容积率。此项指标为年度数据,预计全年工业用地容积率为1。(全年任务为0.943)
(三)创新驱动
1.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1-9月,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2.1%。(全年任务为3.1%)
2.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全年至少可新增汉浩智能设备、久研轴承、海纳百川轴承、艾本士电气、诚润食品、四联机械、飞新家具7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任务为5)
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1-9月,开发区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38.6%。(全年任务为28%)
4.当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9月,开发区完成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2.49亿元,已超年度目标。(全年任务为2.23亿元)
(四)开放共享
1.实际利用外资(部口径)。1-9月,灵璧县日钰德养烘焙有限公司实现实际利用外资55万美元。(全年任务为160万美元)
2.进出口总额。1-9月,开发区实现实际利用外资0.6亿美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进出口额0.8亿美元,此项指标无法完成目标任务。(全年任务为2.61亿美元)
3.新增农民工就业人数。1-9月,新增农民工就业人数1100人。(全年任务为1400人)
(五)绿色发展
1.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降幅。1-9月,开发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降幅为6%。(全年任务为7%)
2.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幅。1-9月,开发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幅为5.5%。(全年任务为6%)
(六)工作创新(加分项)
1.开发区市场化改革。《安徽灵璧经济开发区“小管委+大公司”改革实施方案》,已征求意见,没有研究下发;工投人事和财权已交由开发区管理,目前社会事务没有剥离。(加分项1分)
2.合作共建园区建设成效。当年每新增1个中外合作产业或省际合作共建园区并有明显成效的,可加0.1分,不超过0.5分。以灵璧经济开发区轴承产业园四期和五期为平台,打造灵璧临平合作共建示范园,现四期已入驻8家企业、五期入驻7家企业。(加分项0.5分)
3.新增上市企业个数。当年每新增1个上市企业,可加0.1分,不超过0.5分。2023年无新增上市企业。(加分项0.5分)
4.国家级开发区“两榜进位”情况。灵璧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此项不加分。(加分项0.5分)
5.智慧园区建设。预计可加0.4分。(加分项0.5分)
6.“标准地”改革和“零增地”技改及低效闲置用地治理。今年以来,开发区产业用地以“标准地”形式出让占100%,预计可加0.6分。(加分项1分)
7.特色园区或特色产业集聚建设情况。目前暂无。(加分项0.5分)
8.创新型金融手段利用情况。灵善基金2023年以来募集到位资金9031.5万元,已使用9000万元,预计可加0.5分。(加分项0.5分)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存在问题:预计“四上企业”税收收入、亩均税收、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4项指标无法完成全年任务;可争取到的加分项较少,仅智慧园区建设、“标准地”土地出让占比、创新型金融手段利用3项可加1.5分。下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多措并举,壮大经济体量。持续加大项目培育力度,尽快形成新的投资和产值,积极培育四上企业。确保全年培育“四上企业”不低于17家,新增产值不低于6亿元,壮大园区经济体量。持续完善基础配套、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双招双引”、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二是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克难。开发区考核不是对开发区一个部门的考核,而是对县委、县政府的整体考核,26项指标涉及到发改、统计、税务、科技、财政(金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商务、人社、应急等10余家县直相关部门,开发区及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省市直相关部门的对接,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在数据运用上精准发力、补齐弱项,确保争先进位。
三是紧盯指标,争取考核加分。深化运用开发区区域评估成果,扎实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确保产业项目用地“标准地”土地出让率达100%。推动产业基金的规范使用,加快推动智慧园区建设等,力争在加分项上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