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农业农村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浏览量:  【字体:   】

灵璧县乡村振兴局关于对灵璧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202300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文章来源:灵璧县乡村振兴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2-07 17:14 责任编辑:乡村振兴局政务公开

张霖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023009号《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同质化问题突出

灵璧县着重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发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灵璧县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项目库从2022年9月开始谋划,项目谋划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结合我县实际,将产业发展与基层设施建设、乡村治理等项目有机结合。2022年11月予以批复。共谋划产业发展类、就业项目类、乡村建设行动类、巩固“三保障”成果类等六大类项目,谋划项目737个计划总投资约90923.4642万元。主要包括:一是乡村建设行动类项目。乡村建设行动项目分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田水利治理、以工代赈等等。其中道路项目143个涉及资金6878.704万元;水利工程项目112个涉及资金7513万元;以工代赈项目3个涉及资金1534.74万元;农村供水保障设施建设40个涉及资金4249万元。二是乡村治理类项目。农村卫生厕所改造项目1个涉及资金960万元;农村汪塘治理项目20个2200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项目1个项目涉及资金4000万元。三是产业发展类项目。产业发展类项目分为特色种养业项目、产业到村类项目共413个,计划总投资约60638.0202万元。其中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294个2518.37万元;产业到村项目36个51626万元;小额信贷贴息项目1个涉及资金1500万元;薄壳山核桃产业扶贫基地提升项目69个涉及资金713.3752万元;薄壳山核桃基地修剪服务及技术培训项目1个涉及资金200万元;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项目11个涉及资金80.275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个涉及资金4000万元。产业项目计划资金占项目库总体谋划资金的66.69%。四是就业项目类项目。就业脱贫类项目共2个,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主要内容是贫困劳动者就业促进项目1个涉及资金700万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项目1个涉及资金1000万元。五是巩固“三保障”成果类项目。(1)教育类项目共1个,计划总投资850万元,主要是雨露计划等项目。六是其它项目。专项资金提取项目管理费共计1个,计划资金400万元。

二、基础设施配套薄弱

着力加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投入。2023年县水利局组织实施小型水利及农村饮水项目124个,涉及资金8175.2万元,涉及12个乡镇,18个水厂,改善供水人口40余万。主要建设内容为采购铺设供水管网98250米、采购安装阀门井排污阀607套、新打农饮水源井5眼,供水自动化设备改造2台套,新打农饮水源井2眼,为娄庄水厂、刘塘水厂2处水厂管网改造、更换闸阀井排污阀井、水源井工程、自动化工程、消毒设备更换。县交通局组织实施农村道路提升项目31个,涉及资金3574.4248万元。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7月初开工建设通双车道公路9.2公里,9座危桥改造。修建韦集镇和渔沟镇等十几个乡镇的农村道路建设,补齐农村道路短板。修建13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等。

三、产业融合不够

积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

一是坚持绿色循环理念,建设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优化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肉牛、食用菌、粮油“三物循环”绿色产业体系,继续扶持壮大肉牛、食用菌2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品牌粮油、优势畜禽产业。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产业规模和标准化水平,加快杨疃示范区建设,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夯实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基础。二是延链补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统筹发行贷款和产业强镇项目资金,规划建设杨疃食用菌加工基地。专班推进“忆中味”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抢占预制菜产业风口。三是持续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特色产业“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数40个,其中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3个。组织申报“灵璧黄豆”“灵璧羊肚菌”等全国名特新农产品;持续加大对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和品牌意识的宣传,组织面粉加工企业增报绿色食品,指导葡萄、黄豆、食用菌生产基地申报绿色食品,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形象。四是强化科技支撑。邀请省农科院肉牛所、安农大园艺学院专家,组建肉牛和食用菌产业省级和市级科技特派团,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主导产业发展和示范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五是加强与金融机构联系,组织银行、政策担保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和种养大户开展金融服务活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积极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融资担保方面的问题,提升企业发展动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六是强化合作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强与杭州市及临平区开展交流对接商讨合作事宜。邀请临平区农业农村局和28家浙商企业参加4月底2023首届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杭州主展示展销会。

截至目前,灵璧县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黄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申报材料已报送至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待创建批复。新申报绿色食品认证14家,认证产品17个。

全县绿色食品续展产品14个,续展产品检测费全免。先后组织安徽康美达面业有限公司、安徽达园粮油有限公司、灵璧县浩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绿色食品生产主体赴合肥、杭州、上海等地参加产品展销活动。截至五月底,我县共有3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通过省级认证。

(二)关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

一是鼓励乡村本土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和回报家乡愿望的外出农民工、优秀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以及科技人员等人才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引导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营,完善家庭农场名录库,加大家庭农场随手记APP推广力度,加强示范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工作。引导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等多种模式和农林牧渔等多种类型发展。三是开展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创建引领带动经营主体发展。四是建强辅导队伍。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将农技人员、“土专家”等纳入辅导员库,为培育对象安排辅导员,实行长期结对帮扶。五是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作用,对新型主体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建设生产经营项目等进行扶持。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成立并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达到5800个,共培育成立并工商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达3662个。灵璧县现有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 19 个,市级示范社 50个,县级示范社(示范联合社)84 个。现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37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71 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 164 个。2023年省示范家庭农场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收到申报材料共计48份(家庭农场27个,农民合作社21个)。推荐41家主体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3个、合作社18个)。县示范家庭农场、县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拟发展县示范家庭农场(种植类)40个以内、示范社20个以内,收到申报材料71份(家庭农场51个,合作社20个),即将进入实地核查阶段。

四、人才短缺情况严重

一是坚持统筹推进,持续强化人才引育。落实《关于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意见》和《灵璧县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文件要求,进一步细化相关部门职能分工,发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整体合力。招录乡镇公务员12名,含1名村“两委”干部,已完成体检公示环节。配齐选派干部233人,其中新调整6人,组织完成第一片区选派干部“擂台比武”活动。积极开展后备干部“选青推优”工作,统一招聘村级后备干部补充村级后备力量,调整村干部36人。全县共招募48名农技推广特岗人员,安排在农村基层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岗位。在对特岗人员进行严格考核管理的同时,更注重关心、关爱他们的工作生活和住宿安全等问题。为推动我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一支数量充足、机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灵璧县人社局积极组织基层工作人员报名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考试,全县共105人报名。

二是突出人才品牌,不断实化具体举措。举办轴承技能大赛,培养能工巧匠,弘扬工匠精神。高质量开展人才项目评选,上报省“平台引才奖补”项目平台1个,个人项目1人,上报国家人才项目1人;完成前九批省“特支计划”入选人才(共6人)的评估工作。印发《灵璧县2023年“招贤引智·高校行”专项活动方案》(灵人才〔2023〕1号),围绕产业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及紧缺人才需求,组织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委进行人才招引。为加强乡镇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灵璧县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工作计划已报县委编委会待审批,拟招聘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77人。2023年5月14日,组织24名报名参加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校行的人员进行面试考试,成绩已于5月14日在灵璧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

三是丰富平台用才,激发人才工作动力。开展灵璧籍有影响力人才统计,更新制作通讯录,加强与灵璧籍在外人才沟通。加大与高校院所合作力度,依托合肥工业大学举办的高级人才培养班学员中,3人通过2022年研究生统考被合肥工业大学MPA专业录取;依托洛阳轴承研究所,设立安徽省灵璧轴承研究院,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入做好“人才飞地”工作,统计有入驻需求企业3家,为人才发展拓宽平台机遇。邀请北京大学“力行计划”研究生实践团10名成员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并继续上报2个暑期调研需求计划,促进灵璧县产业发展和地区宣传。

四是优化人才生态,做优人才服务质量。落实好《中共灵璧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生态和人才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在人才集聚工程、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发放2023年干部联系人才服务卡,印制走访提醒函和灵璧县优秀人才卡,确保有效服务优秀人才。落实落细人才政策措施,加大对人才各方面的保障力度,做好灵璧县轴承研发中心2名高层次常驻专家津贴发放工作。配合做好凤凰卫视宣传片拍摄,结合人才引进工作制作人才宣传彩页,做好人才宣传工作。积极推荐优秀青年创业者报名参加“相约宿马”宿州市第八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荣获三等奖1名,金点子奖2个;积极推报安徽省小数点食品有限公司参评第七批“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77万元,扶持26名创业青年,发放青年创业贷款664万元,发放贷款贴息资金22万元。

五是开展各种培训,搭建技能人才平台。2023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新型农民培训26场次,培训人数3000余人次,培训对象为各农工站技术骨干、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培训主要内容:小麦中后期田管技术、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开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认定和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建设。目前,新上报待批省级合作社18家、省级家庭农场23家。通过青创空间开展培训3期共100余人次。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各项培训599人次、省级培训18人次、全员培训9776人次。组织乡村学校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16人次,省级培训9人次,市级培训860人次。组织其他各级培训7046人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7881人。

2023年以来,县司法局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75场次。培训重点主要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同时,结合辖区群众身边典型案例,重点诠释了土地征收与拆迁、土地承包与流转、老人赡养与婚姻家庭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大家学法、懂法,理性运用法律维护权益,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县共有“法律明白人”1435人。县妇联联合灵璧县舒美家职业培训学校,邀请专业技能讲师,组织开展“暖民心行动”放心家政技能培训班5场次,共培训妇女300余人次。

2023年以来,灵璧县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已开班培训3476人次,其中:农民工培训2424人、创业培训6个班次240人、皖厨技能培训242人;培训专业有:母婴护理、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中式面点、保育员。已开展皖厨技能培训5个班次242人,培训专业为灵璧米线。2023年以来,灵璧县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工作,现已完成网上报名10000余人,公需课完成学习8000余人。

六是严格职称评审,鼓励人才向一线流动。对符合评审条件,工作积极主动、工作成效显著的主要技术人员,及时晋升他们职称,提升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2023年以来,共17人晋升岗位等级,其中副高及以上4人,中级8人,初级5人。全县乡镇卫生院共有30人申报并通过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审查,其中:1人申报正高级职称资格,29人申报副高级职称。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感谢和支持!

办理类别A类

联系单位:灵璧县乡村振兴局

联系电话:0557-6555234



                                                                                        灵璧县乡村振兴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