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改革工作开展的背景及依据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和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落实中发〔2015〕11 号文件,根据供销经〔2023〕29号文件,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结合县供销社实际进行开展。
二、综合改革工作开展的意义
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推进综合改革,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结合我县供销社实际,下一步该如何开展此项工作。
(一)整合资源,拓展三农服务平台。一是整合相关涉农资源,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二是以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土地向种植业大户、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三是加大对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帮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建设高效亩田,实现助农增收。四是建立全县供销系统资产信息库,严格按照《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管理运营,一方面积极开展租赁业务,另一方面盘活零星土地,整体打包置换,用于建设为农服务中心等工程。
(二)找准切入点,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是引导基层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在项目立项、用地、资金等方面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给予支持,有效解决土地不能有效连片的问题。二是利用好县社现有的土地资源,鼓励各基层社联系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机提供存放、保养、订单分配等一站式服务。三是围绕破解“谁来种”“怎么种”等问题,多措并举开展土地托管工作。因地制宜的采取全托管、半托管等多种方式,以农资配送、测土配方施肥、农机作业、农机培训、统防统治、收割烘干、加工销售、除草除虫等系列服务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服务。四是积极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支持直属企业、基层社参与改造提升农贸市场,进一步改善经营服务环境,更好保障民生需求。
(三)内引外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项目带动,争当为农服务“生力军”。以目前县内为农服务中心为依托,划分片区建立特色为农服务中心,提高农资流通覆盖面。二是引进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建设种子工厂、农机生产维修中心,业务涵盖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庄稼医院、农技培训等。三是与县内粮食加工企业合作,在部分乡镇的粮食种植基地推行订单化种植,实验运行,收成即进厂加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四是推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促进粮食和特色种养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民增收。
(四)立足主责主业,提升服务发展新动能。一是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发挥“新网工程”项目作用,持续做好项目储备。二是加强社企合作。积极开展“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加快推动供销社基层组织与村“两委”、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有机结合,形成强村固基、富民兴社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三是服务企业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积极开展人才培育、政策宣传等业务服务。四是加强社有资产统筹运营。把资产保值增值、提质增效作为供销社发展的基石,认真摸清社有资产现状,综合利用。
(五)落实从严治社要求。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提升反腐倡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二是扎实推进制度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从严治社、依法治社。突出对社有资产、社有企业和人员聘用等情况的监督,用制度管权管人管财管事,不断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把规矩挺在最前,真正把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职责落到实处。四是继续抓好安全生产。把维护安全稳定摆在突出位置,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强化源头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四、解读人及政策咨询服务电话
解读人:灵璧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刘经渠
咨询电话:0557-602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