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统计局 > 机构领导
浏览量:  【字体:   】

2022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文章来源:灵璧县统计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02-12 11:19 责任编辑:统计局政务公开

2022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化,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沉着应对,有效克服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县上下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从稳预期、强信心、抓落实入手,积极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县经济承压回稳,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运行。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7.5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居全市第4位;第二产业增加值75.6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居全市第3位;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居全市第1位。

一、农业生产稳中向好。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9.3亿元、增长4.9%,增速居全市第4位。生猪出栏84.69万头、增长4.6%,生猪存栏47.92万头、增长6.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52万头、增长37.5%,猪肉产量7.35万吨、增长5.6%。粮食总产量21.97亿斤,增长1.7%;其中,小麦产量12.76亿斤、玉米产量8.22亿斤、豆类产量0.92亿斤。

二、工业经济稳定增长。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居全市第3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4%,居全市第2位;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4%,居全市第3位;农产品工业产值增长19.6%,居全市第1位。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5.1%,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1%。

三、项目投资持续扩大。202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5.7、1.8、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位;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7.7%,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1.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6%。民间投资下降2.3%,工业投资下降14.4%,技改投资增长60.3%,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2.3%。

四、消费市场恢复趋稳。202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亿元,同比增长0.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1、0.7和2.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分行业销售情况看,批发业商品销售额83.3亿元,增长18.6%;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82.8亿元,增长11.2%;住宿业营业额3.9亿元,增长9.9%;餐饮业营业额31.3亿元,增长4.8%。1-12月份,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9.9亿元,下降2.4%,增速居全市第2位;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7.7亿元、下降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亿元、增长9.1%。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亿元、下降5.8%,收入居全市第4位、增速居全市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1亿元、增长12.4%。其中,教育支出17.4亿元、增长6.3%,卫生健康支出4.8亿元、增长25.6%,公共安全支出2.7亿元、增长5.3%,农林水支出12.3亿元、增长14.2%。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4.5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居全市第2位;本外币贷款余额369.4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居全市第1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18.9%,增速居全市第2位。

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2987元、增长5.8%,增速居全市第1位;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127元、增长4.5%,增速居全市第2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955元、增长6.2%,增速居全市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07,比去年同期缩小了0.0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缩小。

总的来看,2022年,全县经济稳回升态势得到巩固,但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大力开展有效投资攻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发展后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拉高标杆、埋头苦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灵璧建设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