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发改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信用信息 > 信用制度
浏览量:  【字体:   】

【弘扬诚信文化】红军借粮,有借有还

文章来源:源点credit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10-10 09:00 责任编辑:发改委政务公开

1929年2月9日,从井冈山下来的红四军来到大柏地宿营。此时,红四军被敌刘士毅第十五旅追得精疲力尽。

当天,正是农历除夕。清晨,军部命令部队往宁都方向开拔。被敌人追得疲惫不堪的前卫三十一团三营“抗命”不前,派出代表联络其他连队,发誓要和追敌刘士毅决一死战。营党代表罗荣桓和营长陈明代表全营前往军部请战。

毛泽东、朱德立即召开前委紧急扩大会议,顺应军心,果断作出决定:此仗必打,以振军威。

大柏地村中的老百姓对红军不了解,已经逃避一空。虽然部队已经一天未吃饭,又饥又寒,但红军有红军的纪律,主人不在,不能随便动用老百姓的东西。同时,部队早已没有了经费,也拿不出钱来向老百姓买吃的。

毛泽东觉得这是个问题,就说:“总不能叫大家饿着肚子打刘士毅吧。军长,你说呢?”

朱德点头:“是呀,要打仗,不吃饱饭怎么行?”

前委秘书长江华建议:“能不能这样,让部队先借用村中老百姓的食物,但一定要算清价钱,留下欠条,待以后如数归还。”

毛泽东回答:“你去通知部队吧,只好如此了。”

红军各连队得到批准后,就借用当地群众的粮油,饱餐了一顿,养足了精神,在大柏地战斗中一举歼敌两个团,俘敌800人,缴枪800支,取得了大柏地战斗的重大胜利。

战斗结束后,红军离开大柏地,向宁都县城进发。

老百姓从山上回到家中,发现家中的粮油少了,顿时怒火中烧。可是家家户户掀开锅盖、米缸盖一看,只见都留着一张纸条,上面说明红军不得已吃了什么食物,价值多少,但因红军经费紧缺,一时付不了钱,以后一定如数归还,嘱咐房主人要妥善保管好纸条,当作以后还钱凭据。

人们难以置信:世上哪里还有这样的军队呀?可留下的纸条又说得明明白白,大家只好将信将疑。

五十多天后,红四军由宁都县城向闽西进军,重返大柏地。毛泽东没有忘记红军对老百姓许下的诺言。他亲自召集大柏地群众开大会,向大家说明当时红军被迫向老百姓借粮借菜的情况,表示衷心的感谢。部队当场向老百姓兑现所欠的款项。有的老表原来不相信红军的承诺,把欠条撕毁或丢弃了,只要说个数目,红军照数给款,分文不少。这一次,红军共发出3500块大洋。

大柏地全村立刻欢腾起来,群众说:“红军说话算数,钉是钉,铆是铆,我们信得过。”

红四军用行动诠释诚信,赢得群众拥护。从此,红军“借粮还款”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学习党史诚信,坚定诚信理念,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素养,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