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基本医疗卫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浏览量:  【字体:   】

9月份健康风险提醒

文章来源:灵璧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9-06 19:10 责任编辑:卫健委政务公开

九月秋意渐浓,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又正值开学季,人员流动增加,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温馨提示:居民应重点预防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结核和猴痘等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是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包括霍乱弧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等,感染后多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聚集性场所引起暴发疫情。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秋冬季高发,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聚集性场所引起暴发疫情。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要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至少洗手20秒,避免病从口入。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饮用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食品要煮熟煮透。

3.外出就餐注意卫生。外出就餐要选择卫生条件好、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厅,少吃凉拌菜、沙拉等生冷食物,聚餐时倡导使用公筷或分餐。

4.保持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儿童使用的奶瓶、奶嘴及餐具等要煮沸消毒,玩具、用具等要定期清洁消毒,衣物、被褥等要常在太阳下晾晒。

5.积极接种疫苗。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疫苗接种。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为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校园等人群聚集的场所传播,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秋季学生陆续开学、中秋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及聚集增加,新冠感染风险增加,在公共交通、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防护措施:

1.强化高风险人群保护。对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高风险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使病例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尽可能减少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置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可能发生的聚集性疫情。

2.注意个人防护。居民日常出行,应坚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休息,注重营养,增强体质。

3.合理用药,按需就诊。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三、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空气飞沫就有可能感染。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胸闷、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

结核病是学校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近期正值秋季开学季,是肺结核的高发期,学校、家长、学生都应重视结核病的预防控制。

防护措施:

1.加强校内管理。建议各学校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晚检等,落实学生的缺课追踪、病因追踪等措施,尽早发现校内的肺结核患者及疑似者。

2.注意个人防护,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遮掩口鼻。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适当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3.规范化全程治疗。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

 

四、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通过与猴痘病例的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感染。8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不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同时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和其他生活用品,勤洗手、勤通风。

2.前往中非、西非猴痘疫区旅行居住期间,避免接触啮齿类及猿、猴等灵长类野生动物,避免与罹患猴痘的人发生性行为及接吻、拥抱等亲密行为。

3.前往非洲以外地区的出境人员,应避免与陌生人发生性行为、避免多伴侣性行为。

4.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高危行为,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21天,期间不与他人密切接触,一旦出现皮疹、疱疹、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行为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