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 规划计划
浏览量:  【字体:   】

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文章来源: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6-28 13:30 责任编辑:文旅局政务公开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实施文化惠民,上半年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932场、公益电影下基层展映活动14场、“送戏进万村”活动240场次,获评全省2023年度“送戏进万村”最佳组织单位;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组织实施迎新春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端午节系列活动、第二届“迷你马拉松”暨职工运动会等。落实公共场馆服务职责,县文化馆上半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次、实施送文化进校园4次、送文化进社区2次,实现服务人次3.2万,举办公益培训班,获2023年安徽省公共文化场馆绩效评价第一名。县图书馆落实“书香灵璧”建设,上半年举办阅读推广活动18次,组织全县阅读演讲大赛、硬笔书法培训班、征文比赛活动、读书日系列活动等,完成国家三级公共图书馆授牌,获得2023年度宿州市阅读推广先进集体和书香宿州阅读季优秀组织奖。县博物馆(党史馆)落实党史教育基地建设职责,讲好灵璧红色故事;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加强质效管理,指导各镇综合文化站举办乡村春晚、秸秆禁烧宣传、元宵节猜灯谜、剪纸培训、民俗大展演、免费送福送春联、农民运动会、端午节包粽子比赛、基层群众文艺汇演、“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等。督促全县数字农家书屋开门、监督指导“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检查镇“两室一场”免费开放情况,提高服务质量,游集镇入选2023年安徽省“十佳书香之乡”。做好文旅行业人才工作,制定《2024年灵璧县民间艺人评选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灵璧县手工艺师评选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全县文化领域人才摸底,挖掘民间艺术创作人才,指导基层文艺爱好者的文艺创作;举办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培训,组织泗州戏《钟馗传》《湖畔烽火》《并大田趣事》等进行申报。

二是旅游事业提能升级深入实施。落实《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灵璧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县的意见》(灵发〔2024〕4号)文件精神,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县。召开全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持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421”行动,指导创建省级精品主题村1个、特色美食村1个,培育1个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1条旅游风景道、2个精品民宿、4名管理人才,重点打造55个“双微”点位。梳理全县乡村旅游资源,虞姬村获批省级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遴选推荐2024年“乡村四时好风光”线路(下楼梨花)。加强宣传推介,参加全省“游购乡村 好物迎春”年货市集、“宿杭合作 牵手未来”合作交流会等,宣传灵璧特色产品和灵璧文化。做好“春游江淮请您来”全省旅游宣传主题活动,累计发布各类推介信息186条,涵盖旅游景点、灵璧美食、文旅活动等信息,持续提升灵璧文旅的形象和影响力。积极开展研学旅行,上半年奇石文化园、现代农业博览园、虞姬文化园等3处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共接待研学旅行学生42万人次。指导钟馗文化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提升景观质量,拍摄景区宣传片,打造灵璧旅游形象IP。牵头组织好“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实施景区门票优惠等惠民政策,增加旅游收入。持续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整治行动和旅游包车安全检查,常态化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旅志愿者服务,组织各景区、场馆落实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文旅产业融合加速推进。做好文旅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召开全县文旅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会议,制定《灵璧县文化旅游产业“双招双引”工作方案》,调整文化和旅游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2024年1-6月,我县在省“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录入数字创意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项目14个,涉及总投资额约13.932亿元(包括方案洽谈预投资金额5亿元)。多渠道开展文旅宣传招商推介活动,目前共计开展招商活动53次,摸排招商线索27条。推进在建文旅项目(灵璧县科技文化产业提升项目、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优质旅游提升项目)进展,深入谋划虞姬文化园改扩建项目、朝阳镇孟山溶洞项目等重点文旅项目;虞姬文化园改扩建项目已与黄山市建设投资集团洽谈合作事宜,等待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朝阳镇孟山溶洞开发项目初步勘探已完成。丰富文旅融合形式,连续举办2届“迷你马拉松”暨职工运动会,打造“体文旅”融合品牌;办大办强大庙桃花节、下楼梨花节等品牌活动,举办虞姬芍药节、高楼镇采大蒜技能竞赛等新的文旅活动品牌,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突破。立足本地特色优势,打造朝阳花果岛乡村民宿游、冯庙休闲农业游、虞姬中草药健康养生游;打造“莱迪非遗尚街”、新汴河景观带、彩虹桥等网红打卡地;成功申报奇石文化园、虞姬文化园、现代农业博览园3个省级研学基地。丰富“夜经济”,推荐企业参加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创建工作。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深化落实。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对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编制成册。2024年,我县周本祥获评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推荐6人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确定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7人。规范非遗队伍建设,开展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配合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法一条例”贯彻执行情况检查活动。推进非遗资源活化利用,组织我县非遗项目参加2024年安徽省首届“民间吹打乐”集中交流展演活动,2024年以来参加市级非遗主题活动3场、县级非遗主题宣传活动17场以及多项“非遗集市”和“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赴泗县考察学习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了解泗县在推动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先进经验。利用“5.18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落实文物保护职责,对全县文保单位巡查常态化全覆盖。开展省保单位虞姬墓维修工作,加快龙山渠维修项目进展,完成杨疃泰山寺庙环境整治方案的评审,对“大山墓群”进行现场勘查,重新确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开展灵璧县第四次文物普查相关工作,召开全县性工作会议,细化责任分工、组织业务培训、推动工作落实。推进类博物馆申报,我县垓下楚汉历史博物馆入选安徽省首批类博物馆名录。

五是文旅市场监管规范有序。1-6月在对全县文化市场日常巡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检查网吧、娱乐场所、书店、景区、旅行社、农村演出等共850余家次,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执法检查5次,立案查处10起,结案8起。联合县“扫黄打非”办开展专项检查5次,对镇文化市场进行暗访检查,对我县“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15家。严格行政审批,上半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24件。强化对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联合相关部门检查校外培训机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份,办理群众投诉5起,参与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交叉互查任务1次。组织召开2024年度知识产权(版权)软件正版化推进会,对全县印刷企业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检查和集中整治;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落实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专项治理工作和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专项整治工作,拆除45套非法卫星锅、没收12个非法卫星锅。针对镇综合执法队伍赋权许可举办业务培训会,顺畅执法业务衔接。召开全县应急广播管理工作会议,细化任务、压实责任,强化对全县各级广播播出机构的管理。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文化惠民,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20个镇(开发区)综合文化站常态化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快新三馆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按照50项民生实事要求,建设高标准的城市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对剩余的60场“送戏进万村”活动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演出团体,按时完成全年任务;完成全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举办2024年灵璧县第六届基层群众文艺汇演、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完成2024年农家书屋图书配送工作。打造文化品牌活动,围绕重大节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扩大送福送春联、“过年七天乐”传统文化展演、戏曲曲艺大赛、“纳凉广场”、新时代文艺轻骑兵宣传等影响力。指导基层群众自办四季村晚、广场舞比赛等文化活动,支持游集镇举办秋季村晚暨首届月饼美食节,推动“一镇一品”特色夜间文化活动,唱响县域文化品牌。加强文艺创作工作,组织文艺交流、研讨、培训以及作品孵化,举办文艺类创作培训班,指导国家级项目申报。开展乡土人才评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和手工艺师。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定点帮扶、选派帮扶等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抢抓“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省”战略机遇,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路线,持续推进乡村旅游“421”行动,争创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等,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加快钟馗文化园4A景区创建,推进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优质旅游提升项目进展,启动虞姬文化园改扩建项目,推进朝阳九顶山(孟山)溶洞勘探开发。强化景区景观质量提升与复核,提升全县旅游业现代化、品质化、标准化水平,打造一批体现灵璧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推动高品质旅游强县建设。加强文旅推介和宣传,打响灵璧奇石文化节、浍沟鸬鹚文化节等特色文旅品牌,组织好、实施好全省2024年度“皖美夏日”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宣传推广活动。常态化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旅志愿者服务,彰显地方文旅形象。持续开展涉旅行业安全生产各类整治行动和旅行社包车专项整治。

三是强化文旅产业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围绕重点文旅项目开展招商,积极参加旅游推介活动,将真正有实力、上规模、能带动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招进来。加强与黄山市建设投资集团对接,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文旅项目的实施。开展2024年度夜间文旅消费品牌申报评选工作,组织参加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创建工作。做好“双招双引”,摸排、征集、梳理、上报文化旅游产业相关项目,谋划文旅促消费活动,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对“灵石观赏艺术”“钟馗画”“灵璧磬石雕”等进行挖掘、整合、包装、优化、提升,形成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化。

四是扎实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全力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县文物资源状况。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筑牢文物安全防线,加强与公安、消防、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推进省保单位虞姬墓维修工作,加快龙山渠维修项目进展,以项目带动文物保护水平整体提升。妥善保护地下文物,坚持项目建设文物审批管理的前置,做好基本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勘探等文物保护工作。完善文物基础资料,细化各级文保单位档案,汇编各乡镇文物分布图,全面建档立册。完善非遗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夯实基础;在全县范围开展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组织召开灵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推荐非遗项目参加国家、省、市各类非遗主题推介活动,扩大影响力;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过年七天乐”系列活动、非遗进景区、非遗进商业街、非遗集市等展示展演活动,办好2024年灵璧非遗购物节暨灵璧古庙会非遗展演展销活动,促使非遗“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五是继续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严格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健全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监管、出版物市场管理、营业性演出活动管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管理,加大整治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诱导购物”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营业性演出活动管理,积极做好对农村营业性演出活动的监管,大力整治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管理,持续开展全县广播系统使用管理检查和违规使用无线调频广播专项检查,整肃调频广播秩序。强化对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整合多方力量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紧盯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做到常态化检查、全方位宣传、规范化执法、依法监管和精准打击相结合,确保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