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科技局 > 规划计划
浏览量:  【字体:   】

灵璧县科技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谋划

文章来源:灵璧县科技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8-01 12:01 责任编辑:科技局政务公开

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紧扣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大核心任务立足县域实际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党建引领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一)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对标学习制度上半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常态化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严格组织建设壮大党员队伍

严格遵循党员发展程序注重在科技创新一线发掘和培养先进分子上半年发展1名表现突出、政治素质过硬的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科技创新政策与党建知识融合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深化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组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举办读书班1、观看警示教育片3部、交流研讨30人次、开展廉政谈话8人次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项目申报、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创新环境。

、强化创新策源能力,夯实科技发展根基

(一)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库上半年组织安徽广鑫轴承、安徽笑果农牧等18家企业参加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目前已进入省级专家评审阶段;20251-5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当月上报增速34.4%累计增速34.2%均居全市第一1-5月人工智能产业签约项目3个,投资金额7.1亿元,全市第二。持续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清零行动”,2024年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上报数2.09亿元2025年统计2024年数据

深化开放协同促进成果转化

推进中煜生物、四联机械、欣然新材料、诚润生物科技等6家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宿州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申报2025年度宿州市通济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一摸方舟轴承有限公司建设的基于MES的汽车轮毂轴承智能制造全流程应用项目申报宿州市重大应用场景典型案例。20251-6月企业吸纳技术合同184吸纳额9.15亿输出技术合同173输出额7.68亿全市第一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6全市第一;科技成果登记17全市第二。

布局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

聚焦轴承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组织安徽欣然新材料、安徽儒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风木众创空间、俊禾众创空间申报省级众创空间目前已由市局推荐至省厅,等待专家评审。摸排灵轴科创、众帮农牧、汉浩智能等11家企业技术需求与宿州学院开展技术人才合作对接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强化协同创新。

构建人才服务体系营造创新生态环境

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积极引进省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进一步完善儒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推荐上报B高层次人才1D高层次人才1E高层次人才3中国矿业大学江帆、合肥工业大学金日生等6名专家成功申报省级科技副总。组织琴尼柯夫·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院士团队开展省级院士工作站绩效评价工作。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党建与业务融合需进一步深化。

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业务的融合度不够高,部分党员干部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的路径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

创新策源地能级有待提升

高水平科研院所、国家(省)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稀缺。高校资源有限源头创新供给不足现有创新平台实力偏弱承接重大科技项目能力不强。轴承产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起步较晚成效还不明显

科技与产业融合仍需加力

产业创新联合体运作机制需进一步优化实质性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部分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对科技依赖度不高。目前我县134家规模以上企业多为传统产业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承担风险能力较弱

(四)科技创新要素保障存在短板

高端科技人才、复合型产业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问题依然突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特别是初创期、成长期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县域创新生态的包容性、开放性有待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工作谋划

(一)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党建+科技创新”主题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在项目攻坚、技术突破中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二)攻坚突破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筑强高能级平台全力争取创建省级企业研发中心。高标准完成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标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

(三)抢抓机遇加速新质生产力布局和培育。

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力度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制造等通用技术在传统产业深度应用。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方向加快加强招商引资引导创新资源向县域聚集。争取申报省市级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1个。

(四)强化联动纵深推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高端轴承制造、食用菌、农业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完善链长+链主+链创平台协同机制。靶向引进急需紧缺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深化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基地培养留用本地产业人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全年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干字当头、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政策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