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灵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浏览量:  【字体:   】

【媒体解读】奖项专利、论文均可认定学时安徽省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办法出台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7-15 08:39 责任编辑:人社局政务公开

省人社厅6月30日公布《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办法》,明确12项学时具体认定方式,获得奖项、专利,参加重大工作,发表论文、著作等都可按规定认定学时。2025年起,省人社厅将自建公需科目免费学习平台,计划2026年底建成。

鼓励单位将继续教育与业绩考核等相衔接

我省此次出台管理办法,旨在构建全省统一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系统,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统计制度,推动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高效、深入开展。《办法》适用于我省区域内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及从事自由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办法》明确,鼓励用人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将继续教育情况与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聘期考核、执业注册、业绩考核等相衔接。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应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申报评定上一级职称的重要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我省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时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每学时不低于45分钟),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

奖项专利、论文可认定学时

《办法》明确了学时认定标准,列明了12项具体认定方式,具体包括:1.奖项、专利类;2.重大工作类;3.国(境)外培训和学术活动类;4.论文、著作类;5.课题、项目类;6.咨询、调研报告类;7.国内学术会议类;8.专业技术资格、执(职)业资格准入、职业水平考试类;9.学历教育类;10.培训、研修或进修类;11.教学授课类;12.网络课件类。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社科奖的,一等奖以上获奖人可认定完成年度全部学时,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可认定完成年度全部学时,三等奖第一获奖人可认定50学时。

参加援藏、援疆、援外、援青及到农村基层参加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振兴和定点帮扶工作期间,视同完成年度全部继续教育学时。参加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的,每次活动可认定20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独立在国际标准刊号(ISSN)、国内统一刊号(CN)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的,每篇论文可认定30学时;与他人合作发表的,每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可认定20学时,其他作者每人可认定10学时。论文被SCI、SSCI收录的,可认定完成年度全部科目学时。

将自建公需科目免费学习平台

省人社厅在政策解答中明确,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可用三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学时认定:一是通过“学时登记管理系统”进行折算认定;二是申报继续教育学时折算认定+线上学习;三是参加线上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自己需要,申请认定继续教育学时。满足专业科目学时要求的可折算公需科目学时,但公需科目学时,不可认定为专业科目学时。

办法明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举办继续教育活动的,应当突出公益性,不得收取费用。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举办公益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从2025年起,省人社厅将自建公需科目免费学习平台,建设周期为一年,计划2026年底建成。建设工期内,安徽开放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4家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将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免费学习服务,课件为人社部下发、省有关高校教师录制的公需科目课件。(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