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全县“进京访治理暨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程”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逐级落实包案,层层分解任务,研究化解方案,规范办理程序,集中解决问题,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见面、四亲自、四个再次”要求落到实处,总体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县“进京访治理暨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程”进度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理情况
截止至6月19日,国家、省、市、县共交办信访积案186件(重复40件;其中国家局交办:26件,省交办:67件,市交办:67件,县自排26件),现在已录入186,成功办结76件,办结率40.9%,息诉息访53件,息访率占交办总数的28.5%。
国家局交办26件,已息访12件,息诉息访率46.2%;省交办67件积案已息访22件,息访率32.8%;市交办67件积案已息访10件,息访率14.9%;县自排26件积案已息访9件,息访率34.6%。
二、主要工作
(一)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县乡包案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案约谈信访人,直接听取信访人的诉求,研究分析问题的具体症结,针对信访人反映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与积案办理责任单位共同推进积案化解,限期办结。
(二)严格落实办理责任。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依法按政策最大限度地化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核实,分析案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全力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与信访人的思想疏导和法制宣传工作,引导信访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对重点信访人要逐人逐案落实稳控措施,防止出现交办案件回流进京等现象。
(三)严格督查督办措施。县信联办成立专项工作督查组,对责任单位积案办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严格督查“进京访治理暨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程”交办积案的化解情况,重点督查办理进度、规范办理、息诉息访、稳控责任落实等情况,对不能按时完成积案化解任务的单位和包案责任人,严格按照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进京访专项治理和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程责任追究办法》(宿信组发[2017]1号),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存在问题
(一)积案化解规范办理不到位。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均成立了积案化解工作组,落实专人办理措施,但是在办理中程序不规范、依据不充分、定性不准确的现象突出,特别是短期内要求上传的电子材料,推三阻四,强调客观,行动迟缓;在材料的完善上,文字阐述不清,表达不准,说理性不强,积案材料过于简单,积案要件不齐全等,不但影响积案化解质量,也影响了我县的总体进度。
(二)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从报送积案的材料上看,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深刻认识化解信访积案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事要解决,人稳当地”的极端重要性,对化解信访积案仅停留在打印材料和签批上报上;有的单位时限意识不强,对交办的信访积案不能按时上报,经反复催要才勉强上报,甚至催也不报,严重影响了全县积案化解的进度。
(三)积案化解任务难度大。虽然都落实了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剩下的大多是“钉子案”、“骨头案”,彻底化解、息诉罢访的难度很大。“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协调难度大。依据“属地管理”的原则,“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按照户籍地交办到各单位,但事情发生在外省或外市,这样户籍地与事发地沟通、协调以及解决问题困难较大,虽然耗费大量精力,但是实际化解效果不理想,又因信访人长期在外务工,属地稳控措施也难以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化解难度大。涉法涉诉类重点信访事项的化解成本高、化解难度大,各乡镇各部门只能从政府救济角度、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从人文关怀入手解决问题,无法彻底化解问题。
灵璧县信访局
2017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