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魅力灵璧 > 文化旅游 > 名胜古迹

北宋张氏园亭

文章来源:灵璧县人民政府浏览量:发表时间:2018-09-22 16:46
字体大小:【    】

  灵璧张氏园亭,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4-1032年),今虽已夷为丘墟,但从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和《墨庄漫录》等史籍的记载里,可以看到它当年的繁华堂皇。
  张氏园亭,园主不详。苏轼在《灵璧张氏园亭记》中称:“维张氏世有显人,其伯父为殿中君”。清人贾之坊称园主官为北宋平章政事(即宰相)。
  根据当时住宅与身份相称的制度,可以想到,张氏之园非一般园林可比。
  张氏园亭,据说建在今灵城西关小学以北(一说建于今县政府所在地),北可观凤凰山云影,南可望汴水泛舟,东“修竹森然”,西“乔木蓊然”,仰可听百鸟齐鸣,俯可闻风泉叮咚,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
  张氏园亭的建筑,借鉴了我国古代园林的“借景”手法,融山河之美于一园。《灵璧张氏园亭记》载:“蒲苇莲茨,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异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园中百物,无一不可人意。张氏园亭可谓集“气(气势)、态(写实)、思(虚拟)、巧(完美)”等多种园林风格之大成。
  文坛巨擘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爰笔撰写了《灵璧张氏园亭记》。东坡居士苏轼、荆溪居士蒋淑颖、紫溪翁礼安中,三大名贤聚于张氏园亭,流连忘返。苏轼酒醉挥笔题:“东坡居士醉中观此洒然而醒”,并铭刻于石,名曰:“醒酒石”。此石被宋神宗欣赏,搞到“禁中”去了,凡此种种,可见张氏园亭在当时已声誉遐迩。

                                            灵璧张氏园亭记(宋·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茨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下。肩舆扣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州府君,始家灵璧,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之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朝市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冶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廉退之行。盖其先君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璧,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访张氏园亭(宋·曾巩)
                                                  (一)
  梨枣累累正熟时,粟田鹑兔示争肥。园亭尽日追寻遍,只欠厌厌醉始归。
                                                 (二)
  汴水溶溶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看花引水园林主,独笑行人易白头。
                                                 (三)
  林地成来多酿酒,杏林熟后亦留钱。不须置驿迎宾客,直到门前系画船。

                                     访张氏园亭有感(清·贾之坊)
  少时玄赏在苏文,何意园亭种白云。张氏裔孙我季冉,汴河古岸尔榆口。
  画中凤竹疑成韵,记上池台总不闻。数百年来回地轴,平章事业问诸君。

                                     同友人寻张氏园亭(清·汪元淑)
  坡仙文字古园亭,莫问园亭地几经。赖有青山新气色,何知汴水旧清泠。
  花开花谢同刘项,人去人来自日星。世间手笔能千载,长取河山在记铭。

                                                苏轼与灵璧情缘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大文豪,一生沉浮宦海,历尽辛酸,四处漂移。他曾多次在灵璧留寓,与灵璧结下了不解之缘。
  拨款建灵璧县。据《苏东坡集·奏议集》称: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始置零壁县(后改称为灵璧县),当年七月废去。元祐七年(1092年)再拟建县之际,本县豪民靳琮等,以“自置县费,毋须支公款”为由,上报朝廷,得到朝廷批准。苏轼当时新任兵部尚书,建立新县属兵部所管。苏轼视察宿州和灵璧时,得知所谓“筹钱物”,其实是向老百姓摊派。预计建县“用钱四千五十余贯”,只征收“半数稍多”,“其余未纳钱数难以催纳”,纵尽行催纳,也不够实际开支。如今县署正兴工构筑,恐难中辍。为此,苏轼建议停建宿州外围城,从一万贯建城经费中拨出款项,用于灵璧建县,不再向百姓征收钱物,“未纳到的钱,均予放免”。由此可见,苏轼颇能体恤灵璧民间疾苦。
  撰写《灵璧张氏园亭记》。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从徐州去湖州,路过灵璧,下榻于北宋著名园林--灵璧张氏兰皋园亭,应园主之子张硕之请求而作《灵璧张氏园亭记》。本文除描述张氏园亭具有“江湖之思”、“山林之气”、“京洛之态”、“吴蜀之巧”,集各地名园建筑艺术景观之大成外,苏轼还把他政治上失意以及归隐思想倾注于笔端。它不仅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学财富,而且为研究苏轼思想和我国园林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灵璧张氏之园亭,因《灵璧张氏园亭记》而“名声大震,嘉誉天下”。自北宋元丰二年之后,历代皆有不少文人雅士、诗人骚客欢聚于园亭,留连忘返,并留下或赞或游或访或追寻园亭遗迹的诗文。
  打算在灵璧隐居。苏轼在他的《灵璧张氏园亭记》里称:“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璧,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必将有日矣。”这一年,苏轼才44岁,为什么此时要在灵璧隐居?
  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积贫积弱局势逐步形成,社会危机急剧发展的时代。王安石议引新法,意在富国强兵,后来逐渐成为一些投机者中饱私囊工具。苏轼在一些诗句中反对“水利法”和“青苗法”,被说成是“诽谤朝廷”,要奏明皇上。苏轼后来形容当时思想是“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时时担心掉脑袋。仕途险恶,人生艰难,此时他多么希望能摆脱这“惊魂未定”的生活,而灵璧张氏之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于以养生冶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给苏轼归隐画了一幅蓝图,自然使他萌生逃避现实,在此归隐清幽的想法。
  然而,严酷的现实没能使苏轼实现这一愿望。此后,他被一贬再贬,直至贬到遥远的儋州(海南岛)。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遇赦北归,然已抱病在身,次年客死常州。
  三题灵璧石。据《墨庄漫录》载:“灵璧张氏兰皋园一石甚奇,所谓‘小蓬莱’也。苏子瞻爱之,题其上曰:‘东坡居士醉中观此,洒然而醒’。蒋淑颖见过之,复题云:‘荆溪居士暑中观此,爽然而凉’。吴石司师礼安中为宿守,题其后云:‘紫溪翁大暑醉中,读三题一笑而去’。张氏皆刻之,其石后归禁中。”此石一经苏轼题词、勒石,便声誉遐迩。此后,“三题灵璧石”被称为“天下第二块醒酒石”。
  画《丑石风竹图》换取一灵璧奇石。据《苏子瞻集》载:“灵璧出石然多,张氏园中砌台下有株巉然,反覆可见,作麋鹿宛颈状,东坡欲得之,乃画临华阁壁,作《丑石风竹图》,主人喜,以石遗余,载归阳羡(今宜兴)。”
  苏轼爱石。灵璧石皱、漏、透、瘦诸美皆备,苏轼常刻意搜求。每有所获,便视为幸事,为了得到一块灵璧石,竟然不惜用翰墨来换取。
  撰写《灵璧张氏园亭记》竟遭牢狱之灾。元丰二年(1079年),国子博一御史李宜之向朝廷告发苏轼“罪状”,称:“过宿州灵璧镇,有张硕秀才称:‘苏轼与本家撰《灵璧张氏园亭记》,内称: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是教天下之人无进之心,以乱取士之法。”李宜之这一罪状和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二人状告苏轼“作诗谤讪朝政”的罪状一起,把苏轼送进监狱--乌台监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起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要不是王安石胞弟王安礼的积极营救,说不定苏轼此时脑袋会搬家呢。

                                                      凤凰山
  凤凰山是一座头南尾北,伸西翅敛东翅的如凤凰而名的山。
  游山的人,从灵璧城西门出发,不到半小时便可到达凤凰山南麓,越过张又和村后沿着崎岖的山路,过高坂,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条大山涧,涧深二丈余,路窄仅可容人。往来行人,稍不留意,便有坠入涧底的可能,使人畏而止步。每逢夏雨连绵,山洪暴发,轰鸣奔泻,如银河倒挂。从南涧往北约半里,便是北涧。站在涧北往南一看,可见到一片青石,即所谓的“凤凰眼”。山石嶙峋,形态各异,却如群兽奔涧。原有石桥已倒塌,乱石侧伏,溪水涓涓,细流夺石隙迂流过,境甚幽寂。由于涧两旁丛坟、野草萋萋,颇有凄神寒骨之威。越北涧登二百步,便到山坳。从山坳循石径往南约一里半,便到金马驹洞。洞在一块一丈见方、高约五尺的平面白石下部。洞深约两米,洞口粗可容首,侧耳细听,嗡嗡作响,俗称“金马驹推磨”。实际是山风吹穴所致。洞上面的平面白石,亦是牧童村老休憩的好处所。
  由山坳往北,是一条山路。民国时期,县长黎在符修一条直达东庙门的马路,曰“黎公路”,并在山坳路口处竖一“黎公碑”,在离山坳二百多米处原戏台上建一亭,曰“怡柯亭”,也称“黎公亭”。亭高丈余,攥顶,六柱支撑,亭枋刻有流云等图案。游山之人登亭眺望,每当晨暮中午,可见炊烟缕缕,田畴块块,远村近树,令人心旷神怡。
  离怡柯亭往北再登二百米,便到东庙门。庙门东南角有一亭曰“九如亭”,取五福九如之意。实际是庄洪重、张协保、庄可善、丁学友、何旭东、苏宗英、孟康侯、李化普、吕维周等九位老人所建。亭高丈余,四方形,攥顶、仰角、角上系铃。风吹铃响,悦耳动听。亭门朝南,东西两面开窗,窗呈六角形,径约一米。北墙壁上嵌有九位老人新作的诗词等石刻,亭中设有圆桌一张,桌面刻有棋盘,桌的周围设有鼓形石凳九个,供九位老人在重阳节饮宴赏月之用。
  东庙会由来已久。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招来百里内外的客商前来与会,牛马猪羊、铁木器具、布匹糖火、香烛饭食,分区设市。戏台前坐满听戏人群,戏台上铜鼓喧天;戏台周围各行各业喊卖讲买,庙门前人声浮动,庙门内善男信女手持香火,络绎求拜,满山遍野,春花烂漫,穿红着绿,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东庙门面计四间,西一间是“牛王祠”,另开门。东三间,正开门,门楣上刻有蓝色碗口大的“东庙”三个大字。庙周围砌石墙。东墙外植以翠柏,庙门过邸,东西间各塑一马,东红西白,马童牵引,神采奕奕,甚为英武。出过邸,东原是瓦房三间,南两间是客屋,挂有条屏字画,以供接待宾客。北一间是寺僧觉后住宿的地方。东北边有石碣一幢,由于年深日久,风雨浸蚀,字迹大都模糊不清,刻有“唐尉迟敬德监工”等字样。往北是中殿,门匾刻有“东大帝殿”四个金色大字,高脊锁兽,螭尾插天,升阶入殿。殿中台上塑的便是东大帝,琉冠黄服,扶膝端坐。塑像前置长条形供桌,桌中间置香炉一个,香炉两旁各置炉台一个。供桌东头置斗口大的铁罄一个,供桌两头各塑一神,东边白脸三目,一目竖生在眉间,顶盔贯甲,持站端立;西边塑的则是黑脸圆目,持刀狞视之神。正殿东间,木架上悬有一人高的大铁钟一口,稍微撞击,则轰鸣不已。东间北墙,立碑一幢,刻有明时修本庙时施主的姓名和钱数,以示不忘。从中殿西间出后门不远处,便是后楼,往西北便是关岳祠,祠内有关公和岳飞两位塑像。颂曰:“关夫子,岳夫子,两位夫子;蜀忠臣,宋忠臣,一样忠臣”。出关岳祠东北约三十步便到后楼下,登阶而入,正中塑的是观音菩萨像,素帔彩服,广袖纤指,盘腿叠掌,坐在莲花盆上,眯眼低视,似有所听。观音像东边一米处神台上塑的是抱子、催生、送生、偷生等娘娘的像。除偷生娘娘皱额深目面像狡黠外,其他三位娘娘则面带笑容,十分慈祥,是人求子祝福的地方。观音像西边两米处的神台上塑的是文武财神,是人们求财讨富的地方。后楼楼上,只塑一尊全面全身观音的像,仅有楼下观音像的一半大。
  后楼东南角有一棵白果树,据说是唐时贞观年间建庙时所植,树茎之粗,需八个成年人连手相围,高三丈余,柯枝四指,翠叶浓荫,枝杈寄生一棵枸树,茎粗如碗口,白杆绿叶,亦甚茂盛。三夏溽暑,乘凉白果树下,当时热去暑消,久坐其下,又有九秋之感。鸟巢其巅,鸣声上下,宛转动听,有深山空无人、鸟鸣声更清之感。每当夕阳西下,庙宇辉金,白果树如茵,影遮数里,凤凰山又如仙人胜境。
  好景不长,事过境迁。东庙、白果树在解放战争时毁于战火,山石被开山者凿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